1.孤小人进了灶披间(1)

在桂生姐的帮衬下,到1905年前后,黄金荣已成为威震法租界乃至整个黄浦滩的“青帮”大亨,慕名前来投靠黄门的人络绎不绝。

1907年8月,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走进了黄公馆,这个人就是十六铺小东门一带众多小流氓小瘪三中的一个:杜月笙。

这一年杜月笙19岁,黄金荣39岁,从此杜月笙的命运便与这位年长20的黄老板紧密联系在一起。

杜月笙来自上海高桥乡下,自幼父母双亡,13岁进入十六铺一家水果行当学徒,故又有“水果月笙”之称。由于沉溺于赌场,未曾出师便被迫离开水果行,从此带着一帮小混混,干些“”拆梢“、”捞锡箔灰“之类的小勾当混饭吃。

杜月笙拜套签子福生陈世昌为师,是陈世昌颇为得意的弟子。陈世昌有个同辈兄弟叫黄振世,绰号”饭桶阿三“。黄振世见杜月笙脑瓜子活络,虽免不了赌场失风,时不时闯一场穷祸,但杜月笙为人慷慨,即使手里有一文铜钿也会先考虑到身边的小弟兄,颇能聚敛人气,觉得他日后必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于是,便把他推荐给了黄老板。

黄金荣一听是好朋友陈世昌的徒弟,加上如今场面大了人手不够,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杜月笙跟着爷叔黄振世进入黄公馆一楼大厅的时候,黄金荣正与三位牌搭子打铜旗。黄振世凑到黄金荣耳边低语了几句之后,黄金荣回过头来,看到在黄振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后生,穿着一身蓝色粗布裤褂,很是朴实。人虽略显瘦削,但个头不矮,站得笔直,很是精神。

“蛮好!”

黄金荣说过之后,又问了杜月笙姓名、年龄和一些基本情况,随后让他住进了黄公馆的灶披间。

杜月笙作为一个刚进入黄公馆的最底层的小当差,平时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差事,一般没有机会与黄金荣和桂生姐接触。但不久,杜月笙连爆冷门,在黄公馆做出一杠惊天之举,使他在黄公馆的地位急剧蹿升。

有天晚上,桂生姐派出的几名喽啰做成一票生意后,将一麻袋英国大土交给黄公馆一名伙计雇黄包车送回。岂料这名伙计因事先向朋友泄密,途中被该朋友将一麻袋大土抢走。由于同去的人已转换场地,而当晚黄金荣带保镖外出,公馆里剩下的除了老弱残兵,便是没经历过刀口舔血的嫩角色,没一个敢去寻回这一麻袋大土。

桂生姐急得团团转,她晓得时辰一过,一麻袋货色运出城去,那才叫糟糕透顶!这一麻袋大土的价值暂且不论,明摆着这个台黄老板就塌不起!黄老板自家做的是法租界巡捕房的探目,倘若黄公馆的货色被劫走,传出去岂不砸了黄老板的招牌!

“老板娘,让我跑一趟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