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神话(4)

有的偷偷爬墙想回家,有的打电话向家长诉苦,有的装病不去上课,一些初中生还出现打架、赌博等问题。“碧桂园学校没有‘小皇帝’,只有‘自强人’。”在王志纲的建议下,学校重点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让学生“继承父辈艰难创业意志,具有超群生存智慧”。于是,学校从解放军军体院请来了10名教练,全体初中生军训一周,男女生一律剪平头、短发,步行拉练8公里到西海革命烈士陵园扫墓。于是,开展“一日常规”、文明礼貌教育,强化英语、计算机、普通话三种教学,引进全国最好的学校最新的教改成果……于是,推广“各取所长自管方法”,从顽皮学生中抽几个既有号召力又想“出风头”的,“封官”为生活委员、体育委员,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在学习上则以优等生带动顽皮生。短短3个月,“小皇帝”、“小公主”们面貌一新。

初中部有一个男生,过去家里专门为他雇有两个工人,随时传侯,十四五岁了,连穿衣脱鞋都得别人代劳。入碧桂园学校读书两个月后,他回到家中不但不要工人服侍,吃饭时还主动为爸爸妈妈盛饭装汤。这破天荒的变化,使家长们从心底里对学校有了信心。中山一位家长反映,他的女儿过去在家是个任性的小公主,谁说也不听。现在放假回家,遇见有客人在座,她懂得马上取水果洗净切好,恭恭敬敬端上来给长辈。

1994年,王志纲担任碧桂园总策划时,组织记者采访碧桂园学校的学生下乡活动(前排左2为碧桂园老板杨国强)。“超级社区”启动碧桂园学校名声大噪,日渐红火,然而,毗邻的占地1500亩的高级花园别墅区却悄无动静。碧桂园的商战豪杰们,不是慈善家,而是高人一筹的战略家,他们投入上亿元资金办学,收回的是几个亿的“教育储备金”,而且,随着学校知名度如日中天,“死火”两年的碧桂园地盘自然日益升值,成为“风水宝地”。学校这步“生死之棋”下活了,下一步就是楼盘策划。王志纲与碧桂园老板策划于密室,他说:“碧桂园的楼盘推广,绝不能仅仅是屋村展销。一般的楼盘推广,总是交通便利、生活舒适、价廉物美、附送电器那一套,人们已经听厌了。许诺的越多,反而越令人怀疑其真实性。电视上几乎天天有酒店房产展销会的报道,又有多少人去看、去买?!大势疲软时,要高屋建瓴,出奇制胜。”老板愿闻其详,王志纲出口不凡:“碧桂园的推广思想只有一句话,叫‘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碧桂园生活方式’的营造与推广;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国际学校(碧桂园学校),一个是建设五星级的国际俱乐部。”

1994年王志纲主持碧桂园策划时与碧桂园老板杨国强合影

他说:“碧桂园的策划,一定要跳出一般的房地产概念,加大文化内涵,上升到‘全新的生活方式’这样一个高度,才能令人耳目一新。”他风趣地说:“系统工程好处多,别人一头牛,至多只能扒一张牛皮;而碧桂园作为系统工程,则可得到五六张牛皮。”什么叫做“全新的生活方式”?王志纲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开发形成了全新的市场,为居住者提供了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居家的数次革命。最初是“温饱型”,国家建房单位分,千人一面、千户一孔,有厅有房就满足了。多层楼宇最多讲究个楼层朝向、单位远近,至于有没有市场、学校,那是市政管理部门的事。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出现了成片开发的小区模式,布局统一规划,讲究综合配套,注意绿化环保。比如广州市的五羊新村、江南新村,都兴建有菜市场、百货商场、幼儿园、中小学、公园等。另外,还设置了小区管理处,从而把都市人的居家推向“小康型”阶段。近年来,在广州城郊涌现的一些“别墅区”,由于设计不合理、配套不齐全、软件不到位,虽然标以“豪华”的级别,实际上还属于“小康型”。

无论是“温饱型”还是“小康型”,都是在传统的都市概念中徘徊,注重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忽略了人生活方式的更新。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与个体化,无疑成了时代未来的走向。在时代新浪潮拍岸的南中国,一种“理想型”的全新居家方式正在喷薄而出。王志纲把这“第三种方式”称为“超级社区生活方式”——碧桂园方式,沉睡三年的碧桂园地盘,被他以“梳妆打扮三年”一语破解,他定下的广告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碧桂园——成功人士的家园。”请看当时的宣传定位:主题: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碧桂园——成功人士的家园。我们选择碧桂园的理由……(大款自诉)有钱当然住碧桂园时势造英雄,英雄亦有情。自顾商场转战,冷落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赚钱是游戏,生活最真实。感谢碧桂园给了我一次体味全新生活方式的机会,五星级的会所体现了我与众不同的尊贵身份,花园式别墅表达了我丽宅逸居的高尚情调,全寄宿的贵族学校,消除了我对子女教育的担忧。

碧桂园,有钱当然住。只要我喜欢,两三百万一套小意思。(白领自诉)其实,我是最挑剔的我对楼盘的选择有我不变的信条:一要环境美。雅楼庭院,固然重要,而又能乐乎山水之间,那可谓至境。二要品位高。家是心的归宿,写字楼一天的烦扰必须用家的温馨擦拭干净,返璞归真,怡然自得。

三要交通便。行可远,归可至,无塞车之苦,无绕道之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碧桂园,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我无可挑剔。五六十万元的价格最适合我。(小康自诉)小康的消费,贵族的享受我积蓄不多,买楼置业,自然是慎之又慎,而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碧桂园。抚弄着已属于自己的高级豪华木门,古铜色铝质茶色玻璃窗,名贵的进口柚木地板,美国名牌“士丹达”洁具等,我心满意足。更使我受宠若惊的是,花钱不多,二三十万,却一样拥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一样享用五星级的服务,一样置身豪门会所。我真正体会到了超值的含义。

我们再来看一看对珠江三角洲乡间崛起的一个“五星级会所”的奇妙描述吧:一位叱咤风云的商界精英人物,当他殚精竭虑、筋疲力尽而逃离都市之时,在半小时的车程之内,他会发现碧桂园这块“充电”、“加油”的宝地。挥洒去商战的硝烟迷雾,迎面而来的是碧江的绿水和苍翠的远山,诱人的田园风光中敞开着典雅的欧陆式别墅。步入金碧辉煌的五星级会所,这里有百货商场、商务中心、桑拿健康中心、西餐咖啡厅、桌球室、乒乓球室、健身室、美容室、电子游戏室、卡拉OK歌舞厅和贵宾餐厅,都市繁华应有尽有,松弛身心,物我两忘。如果意兴未尽,还可步出所外,在高尔夫球场上一展身手,在网球场、游泳池中一较高低;如果“充电”已足,蓄劲再发,又可登上三楼,在多功能厅里调看商战资料,召开秘密会议……一年之后,当碧桂园楼盘取得旺销成果之时,一位房地产大亨颇为内行地说:“关键在于启动的定位。‘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和‘成功人士的家园’这两句广告语,是无价之宝,起码值2000万元!”“白领精英”下乡当金碧辉煌的会所与豪华气派的别墅正在加紧建造之时,一个“秘密行动”又在酝酿之中。给富翁、大款们一个“五星级的家”,这“五星”不仅是指硬件一流,更意味着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管理该从何入手呢?王志纲向碧桂园老板建议:“会所能够建好,我相信你的能力,你是一个杰出的建筑地产商。但是,你们毕竟是农民,管理上不了档次。顺德的经济发展虽然比广州快,但广州毕竟是制高点,五星级管理人才一定要‘借腹生子’。”

于是,仿佛是无意中的安排,一批前来采访的记者,在碧桂园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午餐上,居然撞见了广州五星级大酒店的一批“白领精英”。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朱兆祥先生精明能干,虽然刚刚四十出头,但在广州几个五星级酒店担任高级职务已经有十几个年头。

1982年,当中国大酒店首次向社会招聘管理人才时,朱先生就率先入选,成为中国第一批由英国、瑞士酒店管理专家精心培训的“黄埔一期”学员。此后,经努力做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