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职业生涯(1)

老师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的。毕业后留校任教。学校教学工作非常单调,一周只有四节课,大量的业余时间没法打发,感觉特别寂寞。那时候,全国电视大学、夜大大学正在兴起,于是,他就兼职做电大、夜大的老师。当时,同事中很多人也做电大老师,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以挣讲课费为动机,备课也不认真。老师却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上大学时,教材还是以计划经济的那套理论为基础,毕业两三年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很多课程都过时了。要讲好课,还真得认真学习新的知识,认真关注国家的改革。有了这种认识,他不仅认真读书,还利用上课的机会,与学生聊天,了解一些企业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学生都是已经就业的员工,也都愿意与这位大学老师交朋友,愿意把企业的情况跟他交流。因此,他结识了一批朋友,也了解了一些企业改革的实际进程和问题,更锻炼了讲课能力。在学校内部,他越来越得到同学们的欢迎。最初以挣讲课费为目的才到电大讲课的老师后来发现,挣钱的收获比起这几个方面的收获,简直可以忽略不记了。

小D感言

老师花费了很多时间,与学生交流,主动了解企业的改革进程和实际问题,认真关注改革政策,学习新的知识。也许这些努力在当时并没有换来更高的课酬,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对企业的有关了解,提高了自己的讲课能力,增值了自己的人力资本。

老师的大多数同事以一种“为别人干活”的心理讲课,只对付酬的工作感兴趣,备课也不认真,效果过得去就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工心态。因此,他们除了挣点讲课费之外,人力资本很少增值。

成功者总是重视生涯能力的提高,所谓厚积薄发。

后来,中国改革进入了以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阶段。很多总经理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承包之后,逐渐产生了评职称的需求,却苦于没有公开发表的成果。于是,一些人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商机”。他们就组织人员写书,把主编、副主编的位置腾出来,让给总经理。前提是要总经理以宣传广告费的名义拿点出版费。大学老师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出点成果,某些人却发现这可以成为生财之道。于是那一阶段很多人卷入了“造书工程”,一些没有任何创新价值的书泛滥成灾。老师最初也参与了这样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他很快发现,这是更深一步了解企业的方法。于是,他制定了这样的规则。只要企业的总经理挂主编,就一定要在书中写这个企业的案例。如果书共有十章的话,主编五个案例,第一副主编三个案例,第二副主编两个案例。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企业,另一方面也为使书中的理论有相应的案例支撑。这样,一本书就要写十个案例,至少要认真调查三个企业,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一些合作者因为这个原因就退出了。后来,老师自己坚持这样做。老师从1988~1992年,共编写了十多本书,当然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比钱更重要的收获是,他调查了30几个企业,写了100多个案例。正是这些原因,使老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来,这一段时期的经历成为他课堂上的营养源。他自己因为有了这段经历,对企业的有关理论的理解加深了,至少他知道企业老板和管理者们在想什么,有哪些问题和困惑。讲课时,他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老师逐渐养成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小D感言

老师每本书要写十个案例,调查三个企业,多付出很多劳动,但是企业并没有因此多给他一分钱,按照传统观点,这又是“傻”事。但是,恰恰是这种“傻”劲,使老师积累的人力资本越来越雄厚。

吃亏是福,傻人傻福——这是有道理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