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创业的智慧(7)

运行机制方面

毛泽东在“三湾改编”中以“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创新(详见本书第三章)有效防止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军阀主义”两种危害。

我们不妨用“易位思考”的办法来进行一番有趣的推想:如果今天的经理们处在毛泽东当时的位置上,会对这支不足1000人的小小队伍进行“三湾改编”吗?或者说,会在这支队伍中“把支部建在连上”吗?还会在这支主要由农民组成的队伍中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吗?

我们首先假设经理们也能拥有与当年毛泽东一样的“创新能力”——能够创造出“支部建在连上”等一系列的制度。这个推想的关键在于探讨经理们如果处于当时的情境中,是否会赞同毛泽东的一系列做法。

相信一定会有相当多的人持如下观点:

1.此时的当务之急是为部队寻找安身立命之所,毛泽东此举是轻重不分、主次不明,是务虚不务实;

2.区区1000人的部队,用传统方式就可以管理,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等到队伍壮大之后再行整编也不迟;

3.当时的所有部队都是在“将贵智,兵贵愚”的理念之下,用恩威并举、以威为主的手段进行管理的;如果官兵平等了,长官没有了绝对权力,还如何指挥打仗?

实际上,当年的毛泽东在红军内部采取一系列“新政”时,确实遇到了与上述观点(尤其是第3种)类似的抵触态度,甚至是当时的高级干部也大多不理解毛泽东的观点。如果没有在红军队伍中厉行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的一系列制度,那么,红军也不可能得到迅速壮大,并在壮大之后成为既忠诚于革命事业,又无坚不摧的虎狼之师。

我们不妨再从另外的角度来做一番推想:上述的3种观点在今天的企业中会是什么样的版本?

1.当企业遭遇挫折的时候,更需要的是尽快赚钱而不是对企业本身进行改革。

——如果不在组织身上找到病因并根除之,一味梦想尽快“扭亏为盈”,难道不是缘木求鱼之举吗?但是,那种混淆问题的表象与本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常常会被冠以“务实”的美名;而那些从问题本质着手的行为则往往会被误以为是“务虚”。为什么呢?因为更多的人们只能看到问题的表象而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因此也会认为从问题本质着手的行为是“无的放矢”。

2.现在是创业时期,企业的规模还很小,没有必要如此苦心设计运行机制,经理的命令就是最有效的机制。

——如果不在企业初创时期培育一个良好的“传统”,等到另一种机制(比如“命令—执行”机制)或传统自发地形成,恐怕就很难再改变。正如一个中年人试图改变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恶习,谈何容易?

在组织规模还不大的时候植入新思想、新理念或新机制,往往是相对容易的,待到人员数量和业务复杂性增加之后,要想再进行变革,则需要付出数倍的代价和风险。

3.第3种观点在今天的某些经理心中,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本书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多次从不同角度剖析过,故不再赘述。

通过这些看似“荒谬”的推想,相信我们便不再难于理解毛泽东当年的孤独与寂寞。

但无论如何,高瞻远瞩的领导人总会力排众议,在尽可能早的时期内为组织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运行机制的基础。

王石就是一位这样的领导人。他早年在万科推行“规范化经营”的运行机制时,“就面临着要不要选择、要不要规范的问题,”但“这个决定(进行规范化经营——引注)在当时引起了公司管理层很大的反对,他们认为其他的新型企业都不规范,我们独自来做规范的事情,无疑是束缚了自己的手脚,等于是坐以待毙。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按照规范,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但你不做人家做了,别人赚钱了,你怎么办?当时公司管理层这种观点是占上风的,但我坚持自己的看法,一定要规范。我的理由讲得很清楚: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对将来有好处的事情。即使我们现在吃亏,将来我们会处于主动地位。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讲规范,而万科是走在前面的,就是说你不但能适应社会,而且会有很多企业向你学习,这是我当时的观点,而且我们也这样做了。”

人力资源方面

在井冈山根据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苏区,无疑也是共产党阵营内的人力资源宝库。这里藏龙卧虎,精英荟萃,仅在建国后受衔的军事人才(还有相当一部分军事干部没有受衔)就有9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106位中将、440位少将。其间最富于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对林彪军事才干的发现和重用,以及在解放战争中才开始初露锋芒的粟裕。这支名庞大的精英队伍成为共产党革命事业的中坚力量。

同样不难发现,成功企业的“领军人物”也大都在创业时期就加盟进来,并与企业共同成长,比如海尔的杨绵绵和联想的杨元庆、郭为。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一个能干的人,就是一个有效的阿拉伯数字,它后面加一个零,就是一个十位数字,加两个零就是一个百位数字,加三个零就是千位数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