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程还是重结果(3)

郎:许多企业往往放弃管理控制,忽视项目的研发规律,把注意力放在新产品的最终状态上。这种思路导致企业仅关注产品最终结果,忽视项目研发的规律和研发状态管理,甚至认为加强项目流程的管理与控制是一种多余活动,从而使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过程处于自由活动状态。

由于高新科技产品知识的隐含性,由于研发人员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必然导致产品在性能、品质和可靠性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高科技企业的研发组织结构要适应科技产品的特点,包括层次分工要明确,测试与验证有足够的投入。

陈:注重不可行性分析法,在研发管理中的运用十分重要。不可行性分析首先就是对可行性的反向、逆向思维,是对可行性分析最重要的补充。不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决策的困难因素分析、带来的问题与风险。我们要实施新项目或研发新产品,通常习惯于制作一个前景如何乐观的可行性报告,吹得天花乱坠,没有准确、科学的实证和数据分析,拍脑袋,不经过大脑严密审慎的思考。不可行性分析就是要从最坏的可能性出发,不放过任何细微环节的思考分析,对最有可能出现隐患和漏洞的细处,对最容易粗枝大叶、所谓“保证没问题”的部分进行逐一论证、怀疑,地毯式搜索每一个角落。对于创新这种具有高风险性、不确定性的活动而言,不可行性分析法更具有实质意义。忽视不可行性分析的论证注定是残缺的。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计划到2005年把上海建成亚洲金融中心,上海市随即成立了两个班子,一个论证上海可以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一个论证上海在10年内不可能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不可行性研究报告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它通过对资金拥有量、流动量、经济开放程度、国际地位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上海要获得某些条件还有相当难度。最后,尽管经过反复权衡,不可行性报告未被采用,但是它对决策者全面考虑上海的发展很有帮助,它提醒决策者,上海要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必须解决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郎:要建立高新企业持续的竞争力和研发能力,必须注重过程控制,必须用制度取代“大拿”,建立“麦当劳式”的工序研发模式,依靠有效的管理控制体系。要改变传统的研发理念,面向研发而不是面向科研,面向项目管理而不是面向产品,面向过程控制而不是面向结果,面向技术储备和积累,而不是寄希望于机遇,面向研发规律而不是追求研发进度,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企业研发战略和研发组织结构,才能真正出现“中国的微软”。不仅研发管理如此,其他各种项目的管理也应借鉴研发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