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责

○尽责除了强调“责任”外,还特别强调一个字:尽。即:全心全意,竭尽全力。

○今天的工作如何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的工作是否可以比今天做得更好?对每一项工作是否已经尽了全力?是否比份内的工作可以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好一点?在现有的条件下,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深挖?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够创造奇迹。

——门肯(美国文学家)

美国《读者文摘》曾经登载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1915年,美国芝加哥意大利移民弗朗西斯科·罗迪经营的一家储蓄银行被抢劫2200美元。报纸迅速报道了这条消息,惊恐的储户们涌向银行提款,最后这家银行不得不宣布破产。清点结果,罗迪共欠250个储户18000美元。为了偿还这笔道义之债,罗迪重操屠夫旧业,每天骑车去3英里外的肉铺上班,每周挣20美元。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也帮父亲挑起了生活的担子,他们卖报纸,干杂活,把微薄的所得积攒起来。这期间,罗迪又添了第六个孩子,妻子不幸身染重疾,撒手尘寰。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罗迪偿还债务的决心。1946年的圣诞节,也就是银行被抢后的第31年,罗迪一家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按照法律,银行破产以后,储户只可能用清算资产来获得补偿,剩余亏损要风险自负,罗迪没有义务终其一生来全额偿还的。换句话说,只要罗迪在经营过程中尽心尽力,没有欺骗储户,就已经做好份内的事,算是一般意义上的尽责了。然而罗迪并不是这样简单地理解“尽责”两个字。是什么信念支撑罗迪数十年如一日地辛苦劳作、偿还债务呢?罗迪坦言,是一种对储户的负债感,一种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爱。正是这种朴素的信念,支撑这个羸弱的小市民一路走来,无怨无悔地在艰辛的生活坎途上踯躅前行了三十年。

罗迪的做法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有些傻。正是因为类似罗迪的“傻瓜”做法,才构筑了发达国家信用社会的基石。正是因为罗迪用一生的艰苦努力,让所有的储户相信人们是可以信赖的,诺言是可以信赖的,社会是可以信赖的。

更高境界的尽责,不仅仅是做好份内的事,还应该是信誉,是使命感和荣誉感。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人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我们可以对罗迪的行为不以为然。但是,对于他为偿债而辛劳多年,历尽穷困,则没有理由不表达敬意。如果没有对朋友、对他人的一份责任心,他做不到这一步。在大家都喊着缺乏诚信、真友难寻的社会里,什么样的人可以信赖?罗迪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证明了,他是一个可以结交的可信任的朋友,一个有高尚责任感的人。

尽责除了强调“责任”外,还特别强调一个字:尽。即全心全意,竭尽全力。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如果有事情必须要做,便全身心投入,不论你身边有何工作,都要全心全意;二是在现有的环境与可能性的条件下,突破一切框框与艰险,把每一件细微的事情做到极致。

“各人自扫门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为推诿、逃避责任而投机取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上述行为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翻开资本市场不算长久的历史,有多少机构真正做到了“诚实信用,勤勉尽责”?有多少上市公司高管违背了承诺和最基本的道义准则?有多少人能意识到每一位参与者的“尽责”,正是整个资本市场信用体系的根基所在?

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的工作如何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的工作是否可以比今天做得更好?对每一项工作是否已经尽了全力?是否比分内的工作可以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好一点?在现有的条件下,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深挖?如果每天都这样自省,把现在的事情做得比原来更好,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你也担得起“伟大”二字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