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细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有成千上万条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诿、迁怒、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脱。
○就是在这种给定的环境下,就是在现有的条条框框中,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
○我们无法改变或支配他人,但一定能改变自己对借口的态度,远离借口的羁绊,控制借口对自己的影响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JustDoIt(只管去做)!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拿破仑
美国西点军校在世界久负盛名,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军事人才,更重要的是它还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他们秉承军校的理念和价值观在商场上纵横捭阖。
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就是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例如军官问道:“你的皮鞋算是擦亮了吗?”,你当然希望为自己辩解,想说“有位同学不小心踩脏了我的鞋子”、“对不起,我还没来得及”。但是不行,你只能回答“报告长官,不是”。如果长官再问“为什么”,唯一的回答只有:“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军官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
也许你会感到如何不公平——其实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正是这种训练使这些军校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他们现在只是年轻的军校学生,但是日后他们肩负的却是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在生死关头,你还能到哪里去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失败的借口又于事何补?“没有任何借口”成为西点军校奉为最重要的行动原则,迫使每一位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完不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形式的借口。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借口,借口在我们的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上班迟到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等借口,做生意赔了是因为“市场变化太快”,业务拓展不开是因为“上面不给政策”,事情做砸了是因为“别人不配合”,国有单位搞不好提及最多的理由则是“体制不行”,而且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只要细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有成千上万条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诿、迁怒、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脱。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借口平白提高了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削弱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使得人们在忘却责任的同时也被剥夺了成功的机会。当然找到借口也有好处,那就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寄生”在借口中获取暂时的心理平衡或慰藉,博得有害无益、纵容消极的少许同情,无需再费神费力去检讨改进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不足,更无需为排除万难而殚精竭虑,除此之外,所得到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当然,我们并不能解决“路上堵车”的问题,我们也不太可能一下子改变政策取向或市场环境,但就是在这种给定的环境下,就是在现有的条条框框中,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我们无法改变或支配他人,但一定能改变自己对借口的态度,远离借口的羁绊,控制借口对自己的影响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越是环境艰难,越是敢于承担责任,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就一定能消除借口这条“寄生虫”的侵扰。很多借口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找来的,牵强附会,同样我们也完全可以远离、抛弃它们。
我们不妨针对迟到的借口打一个极端的比喻,假设迟到一分钟,你就要被枪毙,这时你还会让借口发生吗?那些借口不是一个个被你轻而易举地克服并变得无影无踪了吗?
英国的世界级运动员罗杰·布莱克在体育上获得了惊人的成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400米银牌得主并被授予大英帝国最高勋爵,罗杰的成就与众不同:他患有心脏病。在其整个体育职业生涯中,除了家人外,他从未向世人公布过他的健康状况,他后来说“我不想小题大做,如果我失败了,我不想以此为借口”。他内心中强烈涌动的是:失败没有借口!在心脏病缠身不适合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仍旧选择需要大运动量的竞技项目。如果罗杰事先就向世人说明他的健康状况,那么他在运动场上即使没能有出色的表现,别人也不会责怪他,但他却没有为这个合情合理的借口无端耗费时间,干扰自己的行动目标。
“没有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却可以激发出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力。此类“报告长官”的形式不只是对上司,“长官”也可泛指同事、朋友、家人或自己。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无任何用处,与其把诸多时间枉费在寻找借口上,不如主动反思、检讨自己的不足,积极寻求排难化险的建设性方法,并仔细思量:现在我们该怎样去做,该怎样把每一项细小的甚或艰难的事情打造成“极品”,JustDoIt(只管去做)!
“没有任何借口”可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口头禅,它能赋予我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强大的力量。
(本篇刊载于《万科》周刊2003年4月第426期,并在《银华基金》、《鹏华基金》、《浙江证券》等十多家企业刊物和网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