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的成长过程,不仅是肌肉和体格的增强,更是随着身体发展,精神和心灵的强壮,意志力逐渐坚忍起来。
主题词:孩子 教育 磨难
人们在北川县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中发现不满7岁的小姑娘任思雨时,她已身负重伤,满身鲜血。但她没有哭喊,反而安慰废墟外救援的人:“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由于工具简单,救险进展缓慢,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事后,天真的孩子说:“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你们听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累。”
在都江堰,废墟中有的孩子身处绝境,却朝着正在营救他们的人呼喊:“叔叔阿姨快出去,这里危险!”
北川中学,孩子们在坍塌的废墟下同声歌唱:“幸福和快乐是结局!”为了生存,他们喝下了平时写字的墨水。
以敬礼感动中国的3岁小男孩郎铮,被人们津津乐道。温家宝在医院监护室俯身亲吻他时,郎铮调皮地用手遮住半边嘴巴回答总理的话,并敬了一个礼。当晚中央电视台播放这一新闻时,郎铮指着电视说:“是这个爷爷看我、亲我的。这个亲我的爷爷是谁呀?”一位医护人员说,“这是咱们的总理。”郎铮说:“我不知道他是总理,我只知道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爷爷。”
曾几何时,很多人担心,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长大的孩子,能否担当起将来建设国家的大任,担心他们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耐劳。但是,一场灾难成为他们迅速成长的催化剂。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有着坚强和乐观的种子。孩子们在惊恐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乐观,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
随.笔
家庭富裕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使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比同龄人站得更高。但财富的负面作用使孩子往往不能及早独立,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家境窘困的孩子,可能少了些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但往往意志坚强,不畏艰苦,最终磨砺成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5546人进行调查表明,52.9%的人认为孩子从小需要接受挫折教育,56.1%的人认为再富不能富孩子。60%以上的人赞同财产不应该全部留给孩子,认为家庭富裕会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不思进取,逍遥无为。
富裕和贫穷的两类家庭,对孩子各有利弊,但贫困中成长的孩子成才率可能更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要掌握一个总体的度量把握: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也要控制孩子的物质追求;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要尽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父母努力挣钱没有错,这是给孩子树立的一个榜样。但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每一分钱都挣得不易,这样他们才会珍惜生活,并为美好的生活而打拼。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习惯养尊处优的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总要补上欠缺的一课。
在“爱的奉献”大型赈灾晚会上,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夫妇捐款1亿元,帮助灾区建设“震不垮的学校”,被网民评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这位唐山大地震的遗孤,其成长和他的同代人比,困难不知要大多少倍,走的路要比别人更艰难,但最终走向成功,他说过,苦难是他向上的车轮。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诊所对近千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2/3的家长被孩子认定为“不合格家长”。不合格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过分保护型,家长包办代替太多,这种家长占总数的30%左右。二是过分干涉型,其表现是喜欢画框框、定调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这种家长也占总数的30%左右。三是严厉惩罚型。
从小注重培养孩子不怕艰苦的坚强意志和自食其力的能力,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重视日常生活行为与习惯的培养,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家里去闯荡世界,自己的事自己做,别人的事帮着做,不会的事学着做。因为父母不可能永远是孩子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