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支持的“左派”领袖(22)

3月12日,蒋介石给廖仲恺写了一封长信,解释了他回上海的原因。他在信中写道:“弟此次回沪原因,决非发于一时,亦非为一人一事而下此决心”。他认为,国民党这样做是“自陷绝途”。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在信中谈了他对莫斯科的真实看法。他说,对于苏联共产党,应该把“事实”与“主义”区别开来,“不能应其主义之可信而乃置事实于不顾”。据他观察,“俄党殊无诚意可言”。他告诉廖仲恺:“俄人之言只有三分可信”。据他了解,在苏联,敬仰孙中山的,是共产国际的人而不是苏联共产党。他由此断定:“俄党对中国之惟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决不信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以望我成功”。“至其对中国之政策专在满、蒙、回、藏诸部皆为其苏维埃之一,而对中国本部未始无染指之意。”他还把苏联奉行的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的原则同“凯撒之帝国主义”相提并论。他还讽刺中国共产党人在苏联“完全成一俄奴”,并且劝廖仲恺: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则将来恐不能逃此弊耳”。

蒋介石感到不愉快的是,他赴苏联访问,花费近半年时间,耗资一万多,而他写的报告竟然“毫无省察之价值”。他颇有“信用全失、人格扫地”之感。所以,他才“引咎自辞”。他声称,联俄就是当“洋奴”。蒋介石反思访苏期间,自己“无可为人诽谤之处,亦无失却党体之点”。只是有人劝他加入共产党,他却以“须请命先生一语”加以推辞,即以“个人忠臣相讥讽”。他这样做,是因为“不愿带洋奴光荣之衔”。

蒋介石后来在回忆这封信时说,在这封信里,“把我的意见,坦率说明,并将这一函件,同时抄送各常务委员,以补充我游俄报告的意见。”

如果说,这个时候,蒋介石还明确反对联俄容共的话,那么,他在当上黄埔军校校长之后,却一反常态,又公开称赞起苏联共产党。

6.蒋介石称:苏俄帮助我们,不只是物资帮助,并且是知识帮助

对蒋介石来说,黄埔军校这段时间毫无疑问是他一生当中是至关重要的时期。他凭借黄埔军校校长的职务,在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逐步积聚了自己的势力,并依靠这一势力最终夺得了国民党的最高权力。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为了实现他的北伐计划、争取苏联援助而创办起来的。他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创办军事学校。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同马林会谈时,马林曾建议孙中山“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基础。”此后,廖仲恺同越飞一起赴日本,商谈国民党同苏俄、中国共产党合作事宜,并且讨论了苏联援助孙中山建立军官学校的问题。1923年11月26日,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国民军军官学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