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这项计划的核心,孙中山已经多次同苏联人谈过。越飞在1月26日给莫斯科的报告中对这项计划给予了肯定,并且希望苏联政府向孙中山提供援助。莫斯科曾于5月1日电告孙中山,虽然同意提供200万卢布,但要分几次支付,每次只给5万卢布。至于武器问题,莫斯科承认,“物资援助数额很小”。靠这一点援助,要想完成如此庞大的作战计划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孙中山派蒋介石出访莫斯科的主要目的就是争取苏联政府的进一步援助,而这直接关系到蒋介石访苏的成败。
正因为如此,蒋介石对莫斯科的态度很在意。计划送去一个多月,莫斯科迟迟没有反映。生性多疑的蒋介石开始焦躁不安,甚至慌称自己有病,需要静心修养一段时间。
莫斯科之所以没有急于答复这项计划,当然有自身的考虑。早在一年前,莫斯科对越飞关于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建议曾表示“十分惊讶”,认为越飞“根本不了解苏维埃共和国的财政状况”。在蒋介石递交军事计划三天之后,即10月6日,加拉罕致信鲍罗廷:关于孙中山私人代表的莫斯科之行,您应当请孙中山详细地介绍一下他的计划,并委婉地告诉他,在莫斯科没有我参加未必能作出什么决定,或许莫斯科想让我在北京解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莫斯科肯定会很认真地关切地听取他的代表的意见,但未必能作出什么最后决定。”加拉罕认为,孙中山从北方进军的计划是一种“空想”。所以,他明确告诉鲍罗廷,如果孙中山再次提起这个计划,“您要向他说明,这个计划不可能立即实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莫斯科迟迟未能作出答复。因为这段时间,莫斯科正集中精力处理德国的问题,也就顾不上国民党的军事计划了。
莫斯科一拖再拖,蒋介石“生气了”。关于蒋介石访苏,加拉罕曾致信莫斯科,希望对蒋介石“表示出亲热”。结果却相反,除了契切林,同蒋介石见面的只有斯克良斯基。莫斯科对蒋介石的冷落,引起了契切林的注意。于是,他决定采取措施加以弥补。11月1日,契切林致信季诺维也夫,希望“能安排几次有孙逸仙参谋长及其随行人员参加的会议”。此时,契切林已经感觉到,蒋介石“神经过敏到极点,他认为我们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莫斯科就会同意国民党的军事计划。11月2日,托洛茨基在给斯大林和契切林的信中明确表示:应该极其果断地和坚决地向孙中山和他的代表们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即现在他们面临着一个很长的准备时期,“军事计划以及向我们提出的纯军事要求,要推迟到欧洲局势明朗和中国完成某些政治准备工作之后。”
11月12日,斯克良斯基、加米涅夫再次会见了代表团。在两个半小时的会谈中,双方讨论了蒋介石递交的军事计划。根据斯克良斯基的解释,莫斯科不同意国民党军事计划的主要原因,是不赞成国民党单纯的军事行动。斯克良斯基说,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收到来自中国的全面通报之后,详细讨论了所提的方案并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孙逸仙和国民党应该集中全力在中国做好政治工作,不然的话,“在现有条件下的一切军事行动都将注定要失败”。斯克良斯基列举了俄国革命的例子,说俄国革命的完成不仅是十月起义的结果,而且是通过俄国共产党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做了准备的。所以,“国民党在中国首先也应该做同样的工作”。这就是说,国民党应该首先全力搞好宣传工作,办报纸、杂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