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守望历史(4)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的“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句时,说:“近世有李文子者,蜀人也,著《蜀鉴》曰:南郑自南郑,汉中自汉中。南郑乃古褒国,秦未得蜀以前,先取之。汉中乃金、洋、均、房等六州六百里是也。秦既得汉中,乃分南郑以隶之而置郡焉,南郑与汉中为一自此始。”这个李文子说的是正确的,可惜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楚汉中即今汉中之误说,才一直沿用至今。张港:《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由此可以明白,春秋时代楚国的汉中其实就是今天陕西安康、湖北十堰、河南淅川一带。

历史上著名的“朝秦暮楚”的说法也出于此地。丹江上游,湖北、陕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地有一处很有名的关隘叫荆紫关。荆紫关是秦楚两国的交界地,其中一部分属于秦国,一部分属楚国丹阳。秦楚两国爆发“丹阳之战”,秦国击败楚国后,荆紫关全部归入秦国版图。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朝秦暮楚”的解释是:一时为秦国服务,一时又为楚国服务,比喻人反复无常。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典故的出处就在荆紫关,“朝秦暮楚”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一种说法是:荆紫关属于秦楚交界地带,早上从秦国出发,到了晚上就到了楚国,形容距离之近。另一种说法是,早上这里被秦国占领,而到晚上却又被楚国夺了回去,比喻战争之频繁。

几次惨败后,楚国丧师失地,汉中丢失后,其都城龙城由于过于靠近前线而被迫沿汉江下移到今日湖北荆州一带。近700年的楚国历史,有400多年是在汉江中上游的丹淅之地度过的。秦楚两国在丹江淅川这块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极富戏剧性的历史活剧,给中国历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也给这里的人民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两千多年过去了,秦楚古战场的厮杀声早已随着岁月远去,楚国的将军、武士和王公大臣们也一直安卧在丹阳古城的墓葬里。公元1977年8月的某一天,他们被惊醒了。

牛牛9岁了。1970年,为给丹江口水库让路,牛牛的父亲和成千上万的移民一起,全家搬迁到湖北荆门,因为不适应那里的生活,一年后,全家返迁回到淅川下寺仓房公社老家,全家人蜗居在一个临时搭建的草房子里,父亲给队里打零工,小牛牛给队里放牛。

1977年夏,汉江中上游大旱,丹江库水大面积消退,被水浸泡多年的土地重新露出水面。8月的一天中午,牛牛将牛牵到岸边,劳累了一天的水牛惬意地在水里“困水”,牛牛独自在坡岸边玩耍,突然,他发现坡岸边一个形似鳖盖的东西,半没在水中,他好奇地用一根树枝去捅这个“老鳖”,谁知这个“老鳖”一动不动,牛牛跳到泥里,用手去摸,就是这一摸,竟摸出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惊天发现。

牛牛在水里摸了一阵,摸到一个类似于铜锅一样的东西,他不知道这个东西为何物,便抱着这个“铜锅”回去交给了自己的父亲。牛牛的父亲也不知道这个“铜锅”是干什么用的,牛牛的讲述使他意识到这件东西可能不简单,他立刻将这件东西交给仓房人民公社。公社负责人也不认识这个东西,于是通过当地公安派出所转交到淅川县文物主管部门。

淅川县主管文物工作的是县文化馆,馆长张西显,主要工作人员马新常、李玉山等。接过县公安局送过来的“铜锅”,他们立刻辨认出这是一个青铜的“铜敦”。春秋战国时期,铜敦属于重要的礼器,只有王公贵族才使用这类器物。常识告诉他们,青铜铜敦的出现,意味着这里很有可能是一座极有考古价值的古墓。

淅川曾经是楚国古都,这里有着大量的楚国墓葬。丹江口水库开始建设时,国家曾经对库区进行过简单的普查,但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大批古墓葬没有来得及发掘便沉入水底。这一年丹江口水库处于低水位,部分淹没的地方重新露出水面。张西显推测,有可能是一座古代的墓葬露出了水面,这个铜敦就是其中的陪葬器物之一。经过紧张的准备,他和李玉山、马新常等人立刻赶到了铜敦出水的地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