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六篇(17)

所以你们不要被框住。

现在国际斗争尖锐复杂,各部门集中力量进行“斗、批、改”,只能应付“门市”,熟悉国际问题的干部大部分尚等解放,我一天到晚忙于处理日常工作,实在挤不出时间过细地考虑天下大事。

主席没有让你们回原岗位,除了“蹲点”,你们可以不受行政事务的干扰,每星期有几天时间专心考虑国际形势。

你们都是元帅,都有战略眼光,可以协助主席掌握战略动向,供主席参考。

这个任务很重要,不要看轻了。

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请陈老总归纳几条送给我,我再转报毛主席。

之后,根据周恩来意见,外交部选派熊向晖、姚广二人参加“国际问题研究小组”,协助陈毅等工作。

6月2日,周恩来在陈毅6月1日关于“国际问题研究小组”活动安排情况的报告上批注,强调毛泽东交给他们的三项任务:(一)到工厂、学校、公社去蹲点;(二)对国际形势经过阅读材料和集体讨论,提出意见;(三)对国防问题经过阅读材料和集体讨论,提出意见。

从6月7日开始,几位元帅多次在中南海武成殿聚会,在陈毅主持下,多次全面深入地讨论国际形势和战略问题。

在会上,叶剑英作了几次很有见地的发言。

他在发言中,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强调要利用美国、苏联和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尽快打开中美之间的僵持局面,恢复中美会谈。

他说,现在美国不得不从南越逐步撤军,苏联在大力推动建立“亚洲安全体系”,尼克松访问亚洲五国,是怕苏联接管“真空”。

美国国务院宣布“两个放宽”,步子虽然不大,但表明尼克松想拉中国的新动向……后来由参加会议作记录的熊向晖等根据元帅们讨论的情况,整理成一份书面报告《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于7月11日由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签署,上送周恩来总理转呈毛泽东主席。

在这份报告中,四位元帅对中、美、苏“大三角”的战略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全面地分析了“中、美、苏三大力量之间的斗争”,着重对苏美矛盾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判定: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

“报告”全面地勾画了国际战略新格局,为打开中美关系局面提供了依据,为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重大战略决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十二、流放湖南怀屈原,“一读骚经一肃然”

1969年10月,中央向全国发布了战备命令。

10月17日,林彪发出《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要求全军进入紧急战略状态。

次日,黄永胜等以“林副主席第一号令”正式下达林彪的“紧急指示”。

在京的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大批党政机关干部及其家属被“战备疏散”到外地。

年老多病的叶剑英也不例外。

他被下放到长沙。

当时他已是七十二岁高龄的老人,因为他的子女那时多数被抓进监狱,有的被下放劳动改造或远在边疆服役,去湖南只跟两名随行人员,没有一个亲人同往。

他在湖南历时十个月,辗转于长沙、岳阳、湘潭等地,受尽林彪及其追随者的冷遇刁难,过着孤独、寂寞和疾病折磨的生活。

叶剑英到湖南之前,周总理亲自给当地领导人交代说:叶剑英同志去湖南要搞些调查研究,尽量照顾好他的生活。

但是林彪一伙从军队系统却交待:要对叶剑英保持距离。

当时叶剑英还没有摘掉“老机”的帽子,还是“二月逆流”的“黑干将”咧!湖南省领导人听说来了“老机”,格外小心谨慎,有的不敢打照面,有的装作不知,有的躲躲闪闪,更有个别人奉林彪一伙的旨意,暗中加以监视和迫害。

但是,有些领导和干部出于对老帅的热爱,硬是不理那一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