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六篇(6)

这首响彻京都、脍炙人口的小词深刻表达了处在逆境中的两位老战友肝胆相照、热情相助的真挚友谊。

它是老革命家发自内心的正义之声,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篇檄文,也是对共产主义的一曲赞歌。

正当“炮轰”风暴席卷全国之时,它却不胫而走,流传各地。

陈毅读后,提笔写道:“绝妙好词!陈毅拜读。”

从中得到了最大的慰藉。

斗争未有穷期。

林彪、江青一伙指使“造反派”无尽无休地纠缠陈、叶在两次“十万人大会”上的讲话,硬逼他们继续检查。

后来周恩来把此事反映到毛泽东那里。

毛泽东有意开脱两位元帅,说:“检讨一下,了此一案。”

12月31日,年末岁尾,叶剑英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被迫到军队院校所谓“师生代表”会议上违心地进行“检讨”,算是“送旧迎新”。

但是此事并未了结。

五、在“夺权”与反夺权斗争中,竭尽全力保护老干部和知识分子

1967年是中国走向灾难深重的一年。

新年伊始,从上海开始向全国各地卷起的“一月风暴”猛烈地冲击着人民解放军的机关和部队。

为了配合“造反派”的夺权斗争,林彪等人抛出了“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

军内造反派在“中央文革”一些野心家的策动下,成立“批资反筹备处”。

确定1967年1月5日联合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指名要陈毅、叶剑英到会检讨。

开会的“通知”有两种颜色、两种写法,发给陈毅、叶剑英的是“到会接受再教育”,给其他人写的是“到会指导”。

叶剑英接到通知后,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

周恩来听后,当即质问:是谁同意他们开这个大会的?为什么不报告?他果断地说,不能叫他们开这个批判大会,即使开,老帅也不能参加。

然后,他亲自出面在人民大会堂连续三次接见群众组织代表,强调指出:“把批判全军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矛头指向叶剑英、陈毅两位副主席是指错了方向”是“不符合实际的”,并明确表示不赞成开这个会,经过耐心说服,制止了这次批判大会的召开,又一次保护了陈、叶两位老帅。

但是保了元帅,保不住将军。

1月4日,总政治部副主任、全军文革小组组长刘志坚被打倒。

1月10日,江青授意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关锋、王力等人起草了一个《关于〈解放军报〉宣传方针问题的建议》,进一步抛出“彻底揭穿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具体纲领和措施。

经过林彪批准“完全同意”。

于是林彪、江青一伙明目张胆地抛出“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叶剑英等几位元帅和军队各级领导干部。

1月11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改组全军“文革小组”,由徐向前任组长,萧华、杨成武、王新亭、徐立清、关锋、谢镗忠、李曼村等任副组长(后又增补谢富治),江青任小组顾问,组员有叶群、王宏坤等10人。

新的全军“文革小组”由中央军委和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直接领导,不再隶属于解放军总政治部。

江青、叶群等攫取了直接干预军队“文革”的权力。

全国刮起了一股更猛烈的反军乱军之风。

北京、沈阳、昆明、福州、广州、南京、兰州、成都、新疆等军区和各总部、各军兵种的许多负责同志遭到揪斗,被逼得东躲西藏,奔赴异地。

告急的电报、电话纷至沓来,要求叶老帅给以保护。

有些无路可走的,如刘志坚、刘震、成钧、苏振华、赵永夫、王恩茂、赵尔陆、许世友、李达、杜义德、王诤等同志,直接找到叶剑英住地求救。

为了抢救这些人,主管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剑英经过请示周恩来,竭尽最大努力,采取紧急措施加以保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