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中央有放弃北朝鲜打算(1)

3.苏共中央决定:避免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即使是放弃北朝鲜

10月3日,金日成再次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但是,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不赞成出兵的人仍然占多数。会议还在进行当中,对情况一无所知的彭德怀匆匆赶到会场。由于初来乍到,加之对会议内容并不知晓,彭德怀在会上没有发言。

会上,毛泽东说了这样几句话:“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这几句话,彭德怀“反复念了几十遍”。他也承认:“苏联完全撒手,我们装备差得很远,只好让朝鲜亡国,是很痛心。”会后,毛泽东在同彭德怀谈话时问道,如果苏联援助多一些,快一些,我们的装备改善得好一些,这场仗是不是能打?彭德怀肯定地回答说:这不是没有可能的,问题在于这种援助能达到什么程度,空军能掩护到什么程度,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我们就可以同美国军队较量一下。

据彭德怀回忆,他把毛泽东的那几句话反复念了几十遍后,后来“想通了,拥护主席这一英明决策”。①

此时,彭德怀的态度对毛泽东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在得到彭德怀的肯定答复后,毛泽东非常满意:“有你去,我们就放心了。”于是,毛泽东明确提议,有关苏联援助的问题,将由周恩来去苏联同斯大林商谈解决,出兵朝鲜的准备工作继续进行,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继续开会。会上,彭德怀站在毛泽东一边表示了积极的态度,会议的气氛有了转变。在其他人发言之后,彭德怀表示,出兵援助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几年胜利。“如果美军到了鸭绿江边,它要发动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十多年后,彭德怀在谈到这件事时说:“主席决定我去朝鲜,我也没有推诿。”

但是,毛泽东2日的电报使苏联人产生了新的看法。罗申认为,毛泽东的答复“证明中国领导人改变了在朝鲜问题上最初的立场”,这同他们以前的谈话是“矛盾的”。罗申相信,中国政府“无疑能向朝鲜派遣五六个甚至更多的有战斗力的师。当然,这些中国军队需要装备一些反坦克武器和火炮”。但是,罗申显然不清楚中方改变立场的原因。据他推测,可能是美英集团“阴谋通过尼赫鲁呼吁中国人采取克制的态度,以免陷入灾难”。①

斯大林将毛泽东“暂不出兵”的消息告诉了金日成。他在给金日成的电报中说,他本人希望中国能够立即出兵,掩护朝鲜同志建立预备队,但“毛泽东拒绝了”。

10月5日,苏共中央政治局也召开会议,再次讨论了朝鲜问题。苏共中央最终取得一致意见:避免苏联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即使是放弃北朝鲜。

但是,就在当天,斯大林还致电毛泽东,劝中国出兵,并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美国目前还不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且日本的元气也没有恢复过来,目前无力援助美国。因此,如果中国派出五六个师赴朝参战,美国将被迫在朝鲜问题上向中国做出让步,接受就朝鲜问题进行调停的条件,说不定还会放弃台湾。如果中国只是消极等待,而“不是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再一次使人信服地显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就得不到这些让步”,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美国人会把持台湾,把它当作基地。”

斯大林对事态的估计未免简单化了。按照他的分析,只要中国参战,美国就会让步。其实,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说,这一参战,反而使中国丧失了解放台湾的时机。斯大林在电报中还安慰说,如果中国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因为它同中国签有互助条约。”“这需要害怕吗?我认为不需要,因为我们在一起将比美国和英国更有力量。”①他甚至声称,要打就趁早打,再往后拖几年日本军国主义就复活了,届时朝鲜就会成为美国和日本的桥头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