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全境于1886年被英国人征服,沦为英国完全的殖民地,由其直接统治。二战期间,缅甸被日军占领。1945年5月,缅甸人民武装配合盟军,将日军赶出了国土。而英国则企图重新恢复对缅甸的统治,诱使缅甸抗日军队交出武装,其殖民统治反而得到加强。缅甸人民当然不甘心重新沦为殖民地,各地爆发了空前的反英运动,缅甸上空到处回荡着“撤出英国占领军”的口号。在这种局势之下,英国统治集团开始反思对缅甸的统治政策,感到可能要对缅甸做出比对印度更大的让步。但在与缅甸民族力量谈判的过程中,英国当局又出尔反尔,甚至使出了卑劣手段,策划暗杀了缅甸临时政府的官员,并增调军队开赴缅甸。这种行径更激化了缅甸人民的反抗情绪。在巨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与缅甸新政府签订英缅条约,同意缅甸独立。当时《泰晤士报》的记者披露了英国官员当时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情,哀叹允许缅甸独立是英国的唯一选择。1948年初,缅甸宣告成立,并退出英联邦。
马来亚在1824年后逐渐沦为英国人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在马来亚全面溃退。1945年马来亚人民武装力量赶走了日本人,在各地建立了人民政权。9月,英军25万人重返马来半岛。马来亚生产锡和橡胶,英国自然不愿意放弃这样一块宝地。英军登陆后,诱使马来亚共产党交出武装,解散政权和军队。1946年1月,英国宣布将新加坡分出作为直辖殖民地。新、马分治,目的显然是要切断马来亚各地区间反英斗争的联系。1948年2月,英国宣布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此后,英军与马共游击队的战争进行了10年之久。1957年,英国同意“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马来亚与新加坡、沙捞越、沙巴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共和国。
西亚以及印度洋上的英属殖民地,也在战后纷纷独立,但延续的时间比较长,较早的如约旦,独立于战后初期,较晚的则有巴林、卡塔尔和阿联酋等,直到70年代初才涌现为民族国家。英属黑非洲觉醒
在19世纪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英国实现了“二C计划”,将其控制的殖民地从非洲北部的开罗(Cairo)一直延伸到非洲最南端的开普敦(Cape Town)。与其他列强相比,英国占领的非洲殖民地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二战结束后,英国的亚洲殖民地很快丧失,因而决心维持其非洲殖民帝国。英国报纸称“非洲是一个无尽的宝藏”,“广泛开发非洲的资源提供了英国克服经济困难的可能性”。在英国人看来,非洲人的开化程度比亚洲人低,不大容易掀起对殖民主义统治的强烈反抗。这是英国又一次错误的估计,因为非洲人民经历了二战战火洗礼,民族主义意识已大为增强,并涌现了一批民族领导人和政治领袖。在他们领导下,黑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最终摧毁了大英殖民帝国。
最先开展独立斗争的是黄金海岸,即今天的加纳。1947年底,黄金海岸民族主义政党统一大会党成立,要求黄金海岸“自治”。1949年,著名黑人领袖恩克鲁玛建立人民大会党。1951年人民大会党在选举中获胜,由恩克鲁玛负责组织责任政府。1957年,黄金海岸宣布在英联邦内独立,并以加纳为新国名。加纳成为战后第一个独立的黑非洲国家。
尼日利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战略地位重要,也是英国重要的殖民地,二战结束也促使尼日利亚的反英斗争进入新阶段。1947年,英国将尼日利亚划为三个区,分而治之;并在各区间挑拨离间,阻挠独立。1949年后,尼日利亚工人多次大罢工。1953年举行全国性示威游行,要求自治。1957年,三个区联合起来争取民族独立。1960年10月1日,尼日利亚在英联邦内独立。
肯尼亚的反英斗争相当激烈。肯尼亚1895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20年成为英属殖民地。几十年里,肯尼亚人民一直坚持争取独立的斗争。1952年,肯尼亚开始了武装反抗的“茅茅”运动,与英国殖民者顽强斗争,终于迫使殖民当局宣布加速非殖民化进程。1962年,以“茅茅”领袖肯雅塔为首组成非洲人联合政府。1963年6月,肯尼亚实行“内部自治”,12月宣告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