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战:走向困境的英国(2)

最初的社会骚动是士兵复员问题。军人饱经战火磨难,战争结束了,他们理所当然地希望解甲归田。但政府依然沿袭战时思维,维持大量军队,延缓士兵复员进程。他们力图在手中掌握足够的兵力,用于镇压殖民地民族运动,并与苏俄作战,以解苏俄退出协约国阵营的心头之恨。政府还担心,久经战火熏陶的士兵回到民间,有可能成为反抗政府的重要力量。同时,大批士兵复员还会加重失业问题。军人们对政府的做法极为不满,驻扎在国内外的军队里,兵变、骚动、请愿,频频发生,最终迫使政府加快了军队复员工作。

由此,战争时期那种上下一心的局面已经过去,英国长期以来自诩的不列颠民族体出现了明显裂痕。这种裂痕还因战后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工作条件的恶化而日益扩大,结果战后十年便以工人大罢工为特征而载入史册。1919年,全英共爆发了1400多次罢工,总人数达260万。1926年发生了英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罢工,参加人数达400万,运输、铁路、矿山、建筑、印刷等部门都陷入瘫痪,英国的工业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随着社会骚动频发,内外矛盾激化,英国政局也动荡不定,政党纷争加剧,政府更迭频繁。在大战中维持的保守党、自由党和工党联合政府,一俟大战结束便告破裂。保守党选择与自由党继续联合执政,但实则同床异梦。当保守党组织单一政府、力图实施保护关税政策以对付国内失业问题时,遭到自由党和工党的反对而威信大降。保守党又不想让自由党组阁,自由党便全力支持工党上台。1924年,英国历史上第一届工党政府成立。这一事件看似平常,但它却成为英国政治史的又一个转折点:延续了250年之久的保守党(托利党)和自由党(辉格党)两党格局被打破,自由党的执政地位从此被工党所取代。不过,此时的工党早已不是工人利益的代表,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它与保守党或自由党的政府并无多大不同。由于找不到治国良方,工党政府也在短短几年间数度下台。

自酿苦酒:对德国的扶持与妥协

被大战弄得精疲力竭的欧洲,为何短短20年后又爆发了一场规模更大的世界战争?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为何能那么快恢复强国地位,并且搅动了欧洲现有秩序,最后铤而走险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战争的罪魁无疑是法西斯,但英国的纵容、妥协甚至扶持,是助长了德国气焰的,终至是自取其祸。

一战打破了欧洲大陆均势。德国打倒了,奥匈解体了,沙俄帝国消失了,法国俨然成了大陆强国。至于英国自身,虽然在大战中遭到了削弱,但在别的强国尚未兴起之时,仍旧具有谋求世界霸权的实力,并将重点放在欧洲。欧洲均势的破坏,不利于英国操纵大陆的局势,于是它继续执行以往的均势政策,只是内容从过去的扶法抑德,改变为扶德抑法。

结果,德国人却被扶植得过了头。英国炮制的道威斯计划,实际上成了德国恢复军事工业的起点。1925年的洛加诺会议,使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常务理事,恢复了大国地位。当德国冒出狂人希特勒之后,条顿民族又变得桀骜不羁了。德国的再度雄起,使英国苦心经营的欧洲均势失去平衡;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也使英国无力再造欧洲均势。在均势政策失效的情况下,英国又转而对德国采取妥协退让,企图以绥靖求和平,以安抚避战争。1935年,英国和希特勒德国单独秘密谈判,允许德国海军吨位可以达到英国的三分之一。1936年,英国听任西班牙民主政府被德意军队颠覆,听任希特勒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甚至还想把祸水东移苏联。然而德国人并不遵循英国人思维逻辑,它悍然发动了新的世界大战,并迅速将枪口对准英国。

从另一个角度说,英国扶德抑法作为均势政策的一种运用,对德妥协绥靖企图将祸水他引,虽然也可解释成一种策略,但实质上却是英国实力下落的一种反映,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一种无奈的选择,并不像战前那种主动性的均势方略。由于国运中落,以及害怕战争灾难,英国国内的和平主义日渐抬头,对德绥靖妥协的政策符合其国内相当一批人的心态。君不见,1939年,当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时,机场居然聚集起了规模相当可观的欢迎人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