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战:走向困境的英国(1)

第一次世界大战元气大伤

从根本上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主要国家之间各种矛盾的产物,是它们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的必然结果。英德矛盾是导致大战爆发的最主要矛盾。德国作为最强大的后起国家,当它崛起的时候,世界已被分割完毕,因此迫不及待地要求按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德国首相标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作为最发达老牌国家、占有殖民地最多的英国,自然是德国攻击的主要目标。因此,这次战争就是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与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的对抗。

英国人最初盲目乐观。天真的英国参谋总部曾错误地预测,世界大战将有四次战役即可了结,每次只需三天。英国政界也预料,至迟一年后,和平就可恢复。但战争进程远非英国人的如意算盘,四年的战争中英国及盟友打得相当艰苦。如果不是坐山观虎斗的美国中途对德宣战,加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很难说英法集团能具备战胜德奥集团的优势;如果不是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狂热好战的德皇政权,很难说战争还要推延多久。

大战以英国一方取得胜利而告终。从表面看,英国打败了德国,夺取了很大一笔财富,得到了一些新的殖民地。但战争给它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它所得。这种损失,既有直接的、显性的,也有间接的、隐性的。

首先是人员的大量伤亡。在战争中死亡的英国本籍军人达75万人,这在4000万总人口中决不是一个小比例。整个英帝国损失的人员不下300万。在一些重大战役中,英军伤亡之大令其国人不敢接受无情现实。如1916年松姆河战役第一天,英军在进攻中就死伤了6万多人。1917年伊普尔之战,英军浴血奋战半年最终夺得几平方英里土地,但却付出了牺牲30万人的代价。时人评论说,这种重大伤亡程度,“对于一个世纪以来几乎一直在享受和平的民族来说,简直是难以理解的”;对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众多家庭来说,精神创伤是很难抹平的。

其次,英国是“赢得战争,输掉优势”。以海上力量为例,大战使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战争中,英国损失海事人员将近5万,商船损失800万吨,占总吨位三分之二。1920年,英国被迫放弃“双强标准”,即海军舰艇总吨位是任何两个次等大国之和,它长达二百多年的海上霸权从此丧失。

再次,英国在物质财富上也损失巨大。战争四年,英国军费开支达100多亿英镑,出口贸易锐减一半,出口额少于美国而退居世界第二位。进口额却大幅度增加,造成外贸巨额逆差,1918年达到8亿英镑。为应付战争开支和弥补贸易逆差,英国不得不变卖在海外的有价证券,并向美国举债。结果,战后的英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纽约。

更重要的是,战争还冲击了英国既有的社会秩序,也使不列颠民族的荣耀感几近崩溃,这种严重的心理后果意味着一种重大转折:战争从神圣和荣誉而变成残酷、野蛮和死亡的象征。英国人长期以来的豪迈感和自信心,被轰隆的枪炮声冲刷得一干二净。此后几十年里,英国国内的和平主义、孤立主义以及苟且偷安的心理日渐风行,并且再一次酿出苦果。

20年代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

大战是英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战争结束了,英国终于从喊杀声中喘过气来。但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带来的严重后遗症,却使英国长期在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中惶恐度日。虽然没有明显的外来威胁,但20年代的英国仿佛是一只风雨飘摇中的破船,混乱状况在从1688年以来的两百多年里还是第一次。

大战导致经济破败是引起社会动荡的最根本原因。战争中英国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战后的英国通货膨胀,物价飞扬,英镑的购买力只及战前的三分之一。战争结束后不久,英国政府被迫放弃英镑的金本位制。企业生产设备闲置,开工不足,传统工业生产不能恢复到战前水平,出口萎缩,失业人数剧增,1921年达到200万之多。战后初期的经济繁荣持续不到一年,英国便陷入经济危机,整个工业产量下降一半,受打击的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