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期潜伏的危险因素(5)

国际格局变动和德国挑战

拥有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界的大不列颠帝国,当然会以守成作为自己的本业;谦谦风度的绅士希望永远能过平静生活,希望能在慵懒安逸的状态中度日,这看起来是可以理解的。但世界是变化的。当英国人沉浸于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时,美国和德国等国急起直追,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

这种变化从以下数据中可见一斑:1880至1890年,英国经济年增长率是,德国为,美国则有;1890至1900年,英国,德国,美国为;1900至1913年,英国,德国,美国。1880年,全世界制造品出口额中40%以上是英国的,1899年只有32%;同期德国则从上升为,美国从上升为;1913年,三国所占份额分别是:英国,德国,美国。英国在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870年的32%,降为1913年的14%;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降为15%。国际经济格局变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重要性日减,而德国、美国的经济地位上升极快。

随着经济变化,国际政治格局也在变动。老牌的西方强国有英国和法国,新起的大国则有德国、美国、俄国、奥匈、意大利、日本等。各种国际政治势力也因利益关系变化而不断分化组合,在欧洲先后出现了“三皇同盟”、“三国同盟”等国际性结盟。这也意味着英国在世界的绝对优势地位正在下落。

觊觎英帝国地位的大有人在。向大英帝国发起最猛烈挑战的是德国人。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从公元919年萨克森王朝建立才算真正开始。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绝大部分时候德国都处在分裂状态。18世纪,德意志境内出现以奥地利和普鲁士为首的两大集团,且都有统一全德的雄心。1870年,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战争实现了全德统一,建立了真正的德意志帝国。

统一后的德国仅用了20年时间,就一跃而为欧洲经济强国。它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并且在化学、电气工业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19世纪最后30年,德国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化学工业跃居世界第一。是德国人发明了发电机,发明了平炉炼钢法,发明了煤气内燃机、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德国运用了政府的力量,并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技术,从而少走了许多弯路,经济很快就实现了跨越和腾飞。同时,德国又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性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特别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尤其垂涎英国等老牌国家手中的广阔殖民地。

德国大诗人海涅曾经戏说,英国有海上优势,法俄有陆地力量,德国人只能在梦的天空中漫游。德国在经济上强大以后,宣称自己“缺乏空间”,“领土太小”,要求得到“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人的挑战对象是世界头号强国英国,要求能与英国分享世界霸权。德国首相标洛夫曾毫无顾忌地挑衅说:“如果英国想吃一个弱国盘子里的东西,那就应该让我们德国同他一起吃”。而英国外交大臣也公开表示:“倘若德国主宰了大陆,那我们就会和别的国家一样不舒服”。因此,到19、20世纪之交,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了欧洲列强间的主要矛盾。

对大陆政策的潜在危险

英国地处海岛,但与欧洲大陆仅相隔33公里海峡。它在19世纪后期形成的对欧洲大陆的外交政策,一为“光荣孤立”,一为“均势外交”,常被人们所称道。但在实际上,这两项政策往往过于考虑短期利益,最终却造成了不利后果。

英国与最近的法国是宿敌,几百年来恩怨不断,在欧洲多次展开厮杀,在海外也进行多次争夺。在干涉法国大革命和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英国是欧洲反法同盟的核心。拿破仑被推翻后,英法逐渐成为盟友。19世纪中期克里米亚战争中,以英法为一方,以俄国为另一方,最后的结局是俄国求和。但在和谈桌上,法国却和俄国串通一气,与英国讨价还价,致使英国在战争中损失的人力财力得不到补偿。此后英国决定放弃与他国的结盟,转而采取“光荣孤立”政策,避免卷入国际纠纷,借以保持行动自由。但当原本与英国关系亲密的德国宣称要与英国分享霸权时,英国为了寻求盟友,又不得不放弃孤立政策,结果与以往的宿敌法国、近时的仇人俄国走到了一起,结成与德国集团相对抗的协约国集团。可以想见这一集团内部隙缝所潜在的不利因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