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战地硝烟的新闻摄影师们过上了和平的生活。自然,拍摄题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镜头开始对准人民共和国的建设。齐观山在战场上拼杀了许多年,如今脱下了戎装,享受着和平时代的阳光。他明白,自己的摄影之路才刚刚开始,他的相机已经在呼唤着他,去记录,那些在过去的时代里从不曾出现的、律动着的新鲜的一切。
在拍完北平入城式之后,齐观山开始渐渐被人们所了解。1949年4月,中央新闻总署副署长萨空了负责组织筹建了新闻摄影局,并兼任局长。该局从《东北画报》和《华北画报》抽调了大批记者和编辑。齐观山作为《东北画报》的骨干被调到了北京,先后担任了记者室副主任和主任。在这段时间,新闻部门开始在摄影师中物色人选,进中南海给国家领导人拍照。这要选政治上可靠、技术好的摄影师担任,要经公安部门审查通过。齐观山成了其中的一位幸运者。
1950年,他开始进中南海给领袖们拍照。和过去在战场上辗转来去、拿命换照片的日子相比,齐观山觉得无比幸福,但是另一方面,他内心又有些惴惴不安:这个岗位是个新的挑战,保密度高,技术要求高,任务繁重,抓拍困难大,万一出了差错,就会错失重大的历史瞬间,无法弥补。齐观山激动而忐忑。
当时承担给领袖拍照任务的还有中南海中央警卫局摄影科,但他们拍摄的照片主要是用作资料留存,发表得不多,只有新闻摄影局的照片才对外发表。1952年,整个新闻部门进行了调整,原来的中央新闻摄影局将新闻摄影处和记者室划归新华社,正式成立了新华社摄影部。组织上任命齐观山为摄影部中央记者组组长,专门负责中央新闻的拍摄。
新华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底成立于江西瑞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新闻机构,1937年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在抗日战争中,新华社相继在华北、晋绥、晋察冀等根据地建立了分社,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向外发布新闻报道。从1946年开始,新华社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成为中共中央重要的宣传机构,逐渐具备了成为国家通讯社的实力。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都为新华社撰写过稿件。齐观山明白新华社在新中国新闻领域里的分量,它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喉舌之一,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艰难路程。他郑重地接受了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