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期间,研制工作遇到了极大困难,他及时提出“只能提前,不准推后,要抓紧,要落实”的要求,并批准用中央军委“特别公函”的形式,要求有关单位的所有人员坚决保证研制工作的进行。
1971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核潜艇终于下水试航。
1958年9月,苏联援建的7000千瓦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12米直径的回旋加速器在北京建成,聂荣臻参与验收,并代表中方在验收合格证书上签字。
1958年,二机部成立了核武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的物理研究所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受二机部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以二机部为主。
到1960年,该所人员已发展到四千三百多人。
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加快了步伐。
研制导弹、原子弹,要建立大型的试验基地。
基地需要装备大量技术复杂、精密度要求很高的仪器设备,又确定建在人烟极为稀少的大漠戈壁地区。
因此,建设试验基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亚于研制“两弹”。
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参与施工的广大指战员的艰苦奋战,1960年,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在甘肃酒泉地区初步建成;1962年底,核武器试验基地在新疆罗布泊西北地区初步建成。
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生发射成功。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据此,聂荣臻组织张劲夫、钱学森、王诤等拟制了中国发展人造卫星的初步规划。
1958年8月,由聂荣臻主持起草的“12年科学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中提到:“发射人造卫星,将使尖端科学技术加速前进,开辟新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域,为导弹技术动员后备力量。
同时,大型的卫星上天,是洲际弹道导弹成功的公开标志,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表现,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向高层空间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人造地球卫星的研究,一系列的工作将被带动起来。
其中包括高能燃料、耐高温合金和精密机械加工的技术、利用能源发电的新技术、无线电电子学、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
这些话,都体现了研制人造卫星的决心。
9月、12月,聂荣臻先后两次在听取张劲夫、钱学森汇报时指出:中国科学院要在研制卫星方面力争拿出一定的成果,但又要稳扎稳打,狠抓落实。
同年11月,为落实卫星研制任务,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共同抽调技术力量,组建了上海机电设计院。
1960年2月,中国第一枚直径250毫米,起飞重量190公斤,发射高度为8公里的T-7M型探空火箭首发试验成功。
4月,聂荣臻到上海视察T-7型气象火箭地面系留热试验。
试验获得成功。
聂荣臻鼓励在场的科技人员继续努力,为火箭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5个月以后,首枚T-7型火箭在安徽省某山区发射成功。
1964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与上海机电设计院合作,成功发射了高度达70公里的第一枚生物探空火箭。
1965年,国防科委遵照聂荣臻的指示,提出了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想,获得中央专委批准。
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开始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论证设计工作。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为了减少尖端事业的损失,聂荣臻于1967年提议,在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的基础上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获得中共中央批准。
1968年2月,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列入军队编制,从而保证了卫星研制工作能基本正常进行。
1970年4月24日,重量达173公斤的“东方红一号”卫星首发成功。
通过这颗卫星,歌颂毛泽东的东方红乐曲响彻了中国大地,也传向了世界的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