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争取战略主动权(2)

大同、集宁之战失利,此时北线承德已于8月28日弃守,张家口两面受敌的不利态势形成。

聂荣臻认为,我军作战,一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主。

为此,他于9月15日,在晋察冀干部大会上作了《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力争战胜敌人》的报告。

报告指出,“在万一不利的情况下,不作孤注一掷……比如张家口这个大城市,是压在我们肩上的大包袱,并非绝对不能放弃,但绝不能轻易放弃。”

9月16日,聂荣臻又向中央军委报告:“坚守张家口或主动撤离张家口的两种方针……拟在敌人进攻(张家口)时只进行掩护战斗,不作坚守”。

18日中央军委复电:在保卫察哈尔的口号下,集中主力在适当地区歼灭进攻之敌一部。

“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使主力行动自如”,同时疏散张家口的机关和物资。

遵照这一指示,9月20日,聂荣臻发布了《关于保卫张家口战役部署的命令》。

命令规定:以8个旅部署在张家口以东地区,国民党军来犯时,在运动中一次歼灭他1至2个团,争取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在西线柴沟堡地区部署3个旅,与晋绥军区部队协同作战,以阻止傅作义、阎锡山部的进犯;以6个旅部署在保定以北的平汉线北段,实施钳制性作战。

张家口保卫战打了12天,共歼敌2万余人。

后来由于傅作义部以2万重兵,又以骑兵为主,由集宁以东快速穿越数百里草原,突袭张家口北部重镇张北市。

在这一地区敌我兵力悬殊,我军不得不于10月10日撤离张家口,使张家口失之过早,未能达成歼灭更多敌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绥远战役、大同、集宁战役、保卫张家口3次战役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战役目的,晋察冀军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初期作战,显然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

面对诸多重大难题,聂荣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争取战略主动权。

张家口是当时我军保有的最大城市。

撤出张家口,许多人为之惋惜,议论纷纷,有些人甚至有埋怨情绪,影响士气。

这对我军的尔后作战极为不利。

为统一思想,以利再战,聂荣臻决定于10月22日至11月1日,在涞源召开了晋察冀中央局扩大会议。

聂荣臻在会上讲话中说:张家口两面受敌,敌人兵力占优势,我们即使付出大的代价也是守不住的,硬守就会被动。

“从战争全局来看,从敌强我弱的形势来看,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着眼于未来,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应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可许多同志看不到这一点,把丢掉张家口看得过重。

我们暂时的放弃张家口……没有什么了不得!”反动势力终究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主动撤离,就摆脱了被动,取得了行动自由,可以在运动中逐步消灭敌人,最后取得完全的主动。

对张家口失之过早,聂荣臻承担了责任。

他在会上检讨说:“西线情况并不知张家###傅作义,原来战役布置是敌人(指阎锡山)在柴沟堡与傅会师。

故我估计怀来未下傅不会来,我即控制柴沟堡一线,这是情况判断错误之处。”

他又强调说,今后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指示精神,进一步团结发动群众,坚持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方针,更加主动地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就能从根本上扭转晋察冀地区被动的军事形势。

涞源会议之后,大家的思想逐渐统一了,斗志又逐步振奋起来。

紧接着,中央局指示各地,大量动员群众参军,短期内有三万多新兵补充到野战军,增强了战斗力。

撤出张家口,和涞源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是聂荣臻争取战略主动权的重要一步。

1946年11月上旬至1947年2月下旬,聂荣臻指挥所部,在平汉线保定南北地区,连续发起了易(县)、涞(水)战役、满城战役,保(定)南战役,与国民党第九十四军、五十三军以及侯如墉的保安第五纵队等地方武装鏖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