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无线电波的启示,突出重围(1)

这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日军,利用无线电测向技术,紧跟聂荣臻的指挥部,轰炸、合围,然后得意地宣布:“聂荣臻已阵亡”。

聂荣臻从军区司令部的电台呼叫声中得到启示,命一支50人的小分队,带电台到另一地发报,诱敌成功,然后机警地突破重围,发表声明,驳斥敌人的谣言。

1941年秋季,晋察冀的北岳、平西地区经历了一次规模最大的反“扫荡”战役。

战前,敌我双方都进行了紧张周密的准备和部署。

日军指挥这次作战的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

他调集5个师团、6个旅团的大部加上部分伪军共7万余人,对北岳区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并制定了以“铁壁合围”为核心,“梳篦式清剿”、“马蹄形堡垒线”、“鱼鳞式包围阵”等各种“扫荡”形式相配合的战役计划。

他还规定,要对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妄图一举“歼灭五台山的共产军”。

冈村宁次把这次行动称为“百万大战”,意在报复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聂荣臻于7月上旬就发现了日军大“扫荡”的征候。

7月10日,他向军区部队发布了敌情通报。

7月14日,他向总部报告,发现日军两个师团沿平汉线北调,一部沿德石路西调,并反复“扫荡”平汉路两侧地区,估计不久将对北岳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以求华北“明朗化”,军区正积极做各种准备。

7月22日,他发布了军区关于准备秋季反“扫荡”的作战训令:这次敌人“扫荡”,兵力必大,时间必长,可能用“步步推进,分区清剿”的办法,斗争将特别残酷。

接着又接连发布了反“扫荡”政治工作指示,侦察、通信、供给、坚壁清野等具体指示。

命冀中加强“青纱帐”攻势,以分散敌兵力。

各分区组织武装宣传队,加强反“扫荡”宣传,严格盘查可疑分子,打击敌特活动。

8月14日,他得知日军的大“扫荡”已经开始。

西线共有二万多兵力,北面向上寨、下关,中间向高洪口、耿镇等地,南面自娘子关、盂县向上社、活川口等地,共分10路,对二分区进行分进合击、“铁壁合围”。

另派出约1500人的部队轻装奔袭漫山、蛟潭庄等根据地后方机关。

不久,又传来东线由石家庄、新乐、定县等地的万余敌人,在向平汉路东冀中七分区“扫荡”后,突然调头向平汉路西进攻。

聂荣臻对参谋长唐延杰说:“敌人这一招够狠毒,想先将我二分区主力消灭,西可彻底切断冀晋边,把我们与晋西北割裂开,南可切断我与晋冀鲁豫的联系,平汉路西进和北部南进之敌,意在钳制我军,与进攻二分区之敌遥相呼应。

小股敌人奔袭我后方机关,意在造成我后方混乱。

为今之计,有关部队要以小部队在合击圈内用游击战与敌人周旋,主力应立即跳出合围圈。

极力避免与敌人决战。”

各部接到命令,部队分散,利用有利地形,穿插自如,使冈村宁次合围消灭八路军部分主力的阴谋破了产。

而日军自己反而疲惫不堪。

接着,日军进行了第二步计划。

8月23日开始,出动七万多兵力,向平西及北岳地区四面八方全面进攻,用的仍然是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结合“清剿”的战术。

聂荣臻当天发布命令:要求各分区主力按地区以营为单位适当分散,适时转移和隐蔽,极力避免与敌决战,以保存有生力量。

另以主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开展广泛的游击战,所有民兵、游击队都要积极活动在敌人周围,积极组织阻击、伏击,随时随地一有机会就袭击扰乱敌人。

破击敌人的交通供应线,打击其运输供应部队,迟滞消耗敌人,掩护机关和部队转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