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主任(1)

灵湖市的男女老少,不知道市长名字的,不在少数,但不知道三多巷的,就没几个了。三多巷,以“小贩多、小偷多、小姐多”而闻名,按老百姓的说法,三多巷远不止这“三多”,还有垃圾多、民工多、违章建筑多,等等。三多巷位于城乡结合部,沿街开着形形色色的商店,周围是高低不等的民房。由于房租便宜,打工的人都喜欢在这里落脚。

市信访办主任吴铁良一家就居住在三多巷,八年前在这里买的房子。那会儿,他刚从灵阳县调来市里,手头有点儿紧张,就贪图便宜,在城市边缘买了这套房子,尽管这些年的工资涨过几次,但房价涨得更快,他所在的信访办又没有油水,只能将就着在这儿住下去。每天进进出出,鸡叫、狗叫,嘈杂的环境让人心烦,但据说这儿很快要拆迁了,对于吴铁良来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喜讯,等于自己在这儿白住了几年,又能重新得到一套新房,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得益于灵湖市的旧城改造。机会是好东西,有的机会需要等,有的机会需要找,人的命运,不就是因为机会而发生改变的吗?

三多巷要拆迁的消息风传了好几年,但就是只听雷声不见雨滴。住在这里的居民,眼瞅着别的地方旧貌换新颜,这儿却像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迟迟不见动静,心里不免有些焦虑。近几年,工商所也不来收管理费了,城管也不从这儿耀武扬威地经过了,环卫所也很少来清理垃圾了,三多巷就像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谁都懒得管。没想到,拆迁没拆成,人反而越来越多,各种商店也应运而生。三多巷的繁荣,伴随着它的脏、乱、差,就这样在大家的眼皮底下,一天天地壮大起来。

吴铁良每天出入三多巷,说实话,心里很不舒服,倒不是看不起三教九流,而是对这里卫生环境的无序状态深感忧虑。看着遍地乱扔的垃圾,闻着巷口厕所散发的臭味,听着商店里震耳欲聋的音响,踏着大排档门前下水道溢出的污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可想而知,住在这里是什么滋味。向有关部门反映,要么是没有音讯,要么是推三阻四,说这个归环卫站管,那个是城建部门的责任,这个去找环保局投诉,那个去找城管解决,总之是和他们无关。作为市信访办主任,几乎每天要接待几拨因为各种原因上访的群众,对于某些部门踢皮球不办事的做法,他是深恶痛绝的,但又无可奈何。

这天傍晚,吴铁良回到家,把自行车停在客厅里,刚想坐下喝口茶,妻子常凤英从厨房出来,把茶杯从他手里拿走放到旁边的桌上,一边伸手拍打他的茄克衫,一边说道:“你看看,忙了一天,什么好处没捞着,就带了一身的灰!我看你呀,不像是信访办主任,倒像是吸尘器!”吴铁良憨厚地笑着:“凤英,真是对不住,结婚这么多年,让你受委屈了,我心里有愧啊!这儿的环境差是差点儿,但人家能住,我们也能住,要是拆迁了,我们就有新房子住了。”常凤英说:“等拆迁要等到猴年马月!咱们女儿菲菲快要大学毕业了,你让她回来跟我们住一块儿吗?还有她的工作,你最好通通路子,你这个信访办主任,大小是个官儿,怎么一点儿能耐都没有?”吴铁良笑道:“工作性质不同呀,信访办主任,就是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