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可想而知,沙特就像被注射了大剂量催乳激素的奶牛,短时间产出量激增。沙特的石油日产量1985年8月前不足200万桶,几周后便猛增至600万桶,到1985年12月更飙升至900万桶。本来全球石油供需平稳,市场风平浪静。但沙特这个“搅局者”却给平静的湖面扔进了深水炸弹,其激起的浪花与愤怒一样强烈。国际石油市场开始全线崩溃。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国际油价从1985年秋的最高30美元/桶暴跌至1986年初的10美元/桶,下跌幅度超过60%。这对前苏联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几乎一夜之间外汇收入便损失了100多亿美元,占到了当年外汇收入的一半,由此引发的财政危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美国的石油价格战之所以效果显着,主要是摸到了前苏联的软肋,而这又与前苏联特有的地理环境背景密切相关。前苏联的石油储量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亚与乌拉尔地区的冻土地带。就石油开采的难度和技术要求而言,在寒冷的冻土上采油所花费的代价要比中东沙漠大得多。当时前苏联的平均产油成本高达15~16美元/桶,而沙特的平均产油成本仅为5~7美元/桶,中间相差两倍还多。这意味着,油价足够高的话,两者都盈利;但当油价低迷的时候,沙特石油天然上便成了前苏联石油的替代品,迫使后者出局。
而仔细考察1991年苏联解体前的那十年国际油价行情及变动区间,就会发现问题的吊诡之处。油价最高时30美元/桶左右,最低时5美元/桶左右,长期油价徘徊在7~14美元/桶的区间;这意味着油价的最低底限为沙特的产油成本,长期油价的天花板则是前苏联的产油成本。至此,波诡云谲的油价变化终现端倪。这分明就是玩弄 “北极熊”,将其仅存的体力折腾殆尽的游戏。由于人为地将油价压得如此低,总是在前苏联的产油成本之下。其用意就是,前苏联产油越多,亏损就越严重;石油出口越多,经济上失血就越甚。照这样的“玩法”,再强壮的体魄也会被“玩残”,何况这是在“北极熊”本来就很虚弱,身体上亟需“补血”的关键时候。在这场沙特明为祸首、实为帮凶,美国实为主谋、虚位以控的油价暗战中,石油政治的精髓得到了完美地诠释。美国、沙特、苏联三方的结局一目了然:谋事者意得志满,经济侍从政治主;帮凶者毫发无损,堤内损失堤外补;受害者一蹶不振,经济上不见起色。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场油价的暗战给本身就内外交困的前苏联增添了更大的经济创伤,为日后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冷战其实就是一场各种斗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超限战”,结果以“北极熊”被“山姆大叔”猎杀并肢解而告终。而石油价格战就像是山姆大叔猎熊过程中,在施打了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后,偷偷放出的致命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