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革创新弄大潮(51)

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质量部副部长赵小刚,先后师从于文敏、芦广荣学习中药鉴定。他精通中药材的鉴定和传统中药的炮制,能对两千多种中药材做出准确的鉴定。每年经手检验的药品价值近亿元,把近千万元的伪劣药材拒之于同仁堂的门外,保证了同仁堂的产品质量。

2009年6月22日,同仁堂集团任命了二十位“北京同仁堂特技传承师”。这些“特技传承师”个个身怀绝技,为中医药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如: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北分厂的前处理车间主任于葆墀能鉴别五百多种药材,曾经检查出“天冬”是伪品羊角藤的根,还曾在一批蕲蛇中发现部分混有杂质。他精通数百种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参与了“乌鸡白凤丸制剂过程关键技术工程化研究”的主要工作,将传统的制药工艺与现代的工程生产线有机结合,既提高了乌鸡白凤丸的产量,又保证了质量。

崔庆利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药品经营部部长,同仁堂专家委员会专家。他在中药配伍、饮片鉴别等方面,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他通过嗅、尝、摸、烧、浸等方式,能准确地说出药材的产地和性能的差异,令人叫绝。

丁宏出生于中药世家,他既承继承家传,又师承贾贵琛。从贾师傅那里,他不仅学到了辨别人参的绝技,而且学到了做人的原则——“踏踏实实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他不仅从书本上学,跟师傅学,还不辞辛苦,和参农一起爬高山、攀峻岭,不畏艰险、不辞辛苦,深入了解人参采收、加工的全过程。多年来,经过他亲手挑选的几十千克山参,无一假货,博得了顾客的信任,维护了同仁堂的信誉。

谢振茂是王家场车间副主任。2005年,同仁堂决定恢复名药安坤赞育丸的生产,可是此药的重要原料“煅丝棉炭”,当时却无法配料。谢振茂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炮制经验,组织人反复摸索试验,终于将“煅丝棉炭”试制成功。同仁堂的这味名药又出现在市面上,为人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为了让这二十位“北京同仁堂特技传承师”的技艺得到传承,同仁堂集团还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典礼。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一批素质高、热爱中医药事业的年轻人,郑重地向老师行鞠躬礼,表示从此以后,他们将虔心向大师们学习,将大师们的技艺和品德传承下去。同仁堂集团还为师傅们发放津贴,以资鼓励。同仁堂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群英荟萃,灿若繁星。

由于同仁堂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自然也就成了影视片的热点、戏剧界的亮点、出版界的卖点……

1997年,同仁堂和北京京剧院合作,编演了现代京剧《风雨同仁堂》。戏迷朋友看后大呼过瘾,并且说:“中药和京戏,同仁堂和北京京剧院,这可都是国粹啊!好!”

这个戏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以及中国京剧金奖。

进入21世纪,又有电视连续剧《同仁堂》推出,并且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文学剧本,名为《大清药王》。这部充满了京味儿的电视剧和文学剧本同样受到了欢迎。

2000年,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一时红遍大江南北,其中的主人公白景琦更是成了观众喜闻乐道的人物。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商道”栏目还以这部电视剧为话题,探讨经商之道。同仁堂总经理梅群、副总经理丁永玲、宣传部长金永年等人还作为特邀请嘉宾参与讨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