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瑕不掩瑜,这些疵点不会影响这部日记作为珍贵历史文献的价值。刘辅庭的后代以“种杏老人遗墨”署名,将这部日记以《众难奇闻草稿》为名付梓,以图为后代留下珍贵的文献。此书共分两册,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季刘辅庭在祁州听说河间府有义和拳设坛开始,逐日记录了耳闻目睹的八国联军入京后对中国人民烧杀、掠夺、滋扰等罪行,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新历正月初一日止。全文约一万七千余字,语言朴实,记叙详实,是研究义和团史、八国联军入侵史和北京史不可多得的文献。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条约签定了,北京表面上又恢复了平静和安宁。
正因为有了这种表面上的宁静,许叶芬率乐氏全家回京了,还在路上,随从就互相嘀咕:“老太太的脸色可不好,心事太重。”
“老太太担心什么呢?不是有人捎信来了吗?同仁堂除了门庭受损,被抢走了一批财物,毁了一些书,没有什么大碍,这可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谁也想不到,许叶芬这时的心思远在欧洲,那个当时对众多中国人来说又神秘又遥远的地方。
作为中国药业龙头老大的掌门人,许叶芬具有一个成功管理者所应有的宏图大略和铁腕手段,但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有似水柔肠。四大房的后代,都是她的孙辈。她像一切慈爱的祖母一样,宠爱他们,他们的合理要求,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她都会尽量满足。那还是三年之前,四房乐季繁的儿子乐达仁对她说,他想到欧洲去游览、学习,又叫“游学”。许叶芬一听大为惊讶,那时去欧洲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康熙当政期间,清政府一度很开明。康熙不仅虚心向外国传教士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而且任用外国人主持测绘全国地图。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因为政治、宗教、文化的冲突,他突然改变了国策,下令把外国传教士撵走。一直到咸丰十年(1860),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国人出洋才“合法化”。
当时,年轻的乐达仁看到西洋有那么神奇的机器,那么多稀奇的玩意儿,又听说西洋有许多新奇的事情,便萌生了到欧洲去游览、学习的念头。于是,他就向祖母谈了自己的想法。许叶芬出身于中国传统家庭,结婚、主家后,也都是生活在中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宅门中,但是她并不守旧,她很支持后代出国游历、学习、考察,让他们长见识。在此前后,乐达庄曾到过日本,乐达义又到过英国便是明证。
对于乐家来说,钱并不难,难的是怎么才能“出洋”。出国留学吗?那时根本没有可能。中国最早的留学生是容闳,他于1847年赴美国学习,1850年考进耶鲁大学,获取了文学学士和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成为“耶鲁大学中国第一毕业生”。在他的呼吁和奔走下,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曾分四批,共派出一百二十名九岁至十二岁的幼童留学美国,这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可是后来受到保守势力的干扰,半途而废了,学生被强令回国。从那之后,谁再想出国留学都是非常困难的。旅游吗?那时还没有这个概念。那时出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跟随派赴国外上任的使节,做他们的随从出国。当时的清政府规定,使节必须由朝廷派遣,而随员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政府出资,自然也由政府指定;一种是不需政府出资的随员,这些人可由使臣自定。当然,资金也由使臣自行解决。因此,那时候的富家子弟都走这条路出洋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