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雨崛起同仁堂(12)

同仁堂的原料和成品药经常是大进大出的,库房决不能少,因此,还设有药库、成药库、酒库、细料库等。细料库存有牛黄、麝香、冰片、珍珠、朱砂、人参、羚羊角等贵重药材。

在当时,只有实力雄厚的药铺才采用这种“前店后厂”的形式,而以同仁堂的制药作坊为最全,制作也最精良。乐凤鸣为什么要建制药作坊呢?

原来,这种前店后场的好处是自产自销,产销可以及时沟通,避免压货,又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不过,同仁堂采用这种方式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当年乐显扬利用太医院的有利条件,发掘和整理了许多古方、宫廷秘方、家传秘方、民间验方。乐凤鸣虽然为了应付科举,不得不读四书五经,可是他自幼受父亲的影响,也研读过大量的方书。自从他决意转向“济世养生”的医药事业后,更是集中精力研究各类医药方面的典籍,尤其是父亲整理过的药方。后人曾这样评价他:“自国初诸各医循流溯源,上逮歧伯黄帝之属,凡古方适用者,无不细心考究,炮制必依古法,购料不惜重赀……”

由乐显扬和乐凤鸣整理出的经典方剂共三百六十三种,其中有牛黄清心丸、女金丹、苏合香丸、紫雪等。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一方难求”,只有高水平的处方才会有高水平的药,中药店铺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那些自产自销的大药店都有自己的处方集,称为“配本”,内中有本店所产药物的处方、炮制方法等。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位行家能从中看出这家药店实力如何,前景怎样,有没有自己的“绝活”,也就是有他人没有的秘方,自然也就能拆解其中的奥秘和绝招,所以各家的配本都秘不示人。

乐凤鸣经过五年含辛茹苦的研究,将乐家世世代代掌握的药方汇集成配本,名为《同仁堂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其中丸、散、膏、丹分门别类,既详尽又易于翻查。这些药方基本上来自四个方面:古方、宫廷秘方、家传秘方和民间验方。要将这些药投产,就得有自己的作坊。

当时药品的生产和销售比较混乱,同一种药名,会有多种药;同一种药,又会有多种药名。此外,还有同一种药由多家生产的情况。不过,那时没有统一的药典,因此各家所用原料不同,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也大不一样。《同仁堂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中详细记载了每种药的配方、规格、用量、粗细料的配比以及单味药的炮制要求,哪种该切,哪种该炙,哪种该炒,确实是中医药学的一部经典。为了保证这些药方的疗效,同仁堂也必须有自己的作坊。

建店难,制药难,求良方更难,但最难的是怎么才能保证同仁堂的产品质量上乘,经久不变。乐凤鸣为此制定了许多严格的规定。

首先,他要求药工严格按配本制作,也就是要敬“遵肘后”。“肘后”指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救卒》(又名《肘后方》、《肘后备急方》、《肘后救急方》等)。敬“遵肘后”的意思就是要严格依方配制,不得任意更改。

对药材,他坚持“取其地,采其时”,如人参必用吉林产的,山药必用河南的光山药,枸杞必用宁夏所产。

同仁堂对药材的加工炮制更是一丝不苟,不仅吸收了《雷公炮炙十七法》的长处和明代陈嘉谟提出的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类方法,还有自己的发展和独创。如鹿茸去毛,一般都是用火燎,同仁堂却是用“酥炙”,就是涂上酥油,再用火炙,这样既可助药力,又不会伤茸;又如黄连,必须一根一根地去掉须根;制造“安坤赞育丸”的“丝绵炭”,必须专门购进高档丝棉,再用特殊工艺煅成。自道光之后,同仁堂就只从老字号“八大祥”之一的“谦祥益”绸布店进地道的南方产高级丝棉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