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雨崛起同仁堂(3)

对此,乐良才虽然不动声色,却痛下决心,一定要有乐家自己的医馆或药铺,做一代济世的名医,即使自己这辈子做不到,也要让子孙做到。

几十年过去,北京已经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这时,又有一位姓乐的铃医摇着串铃游走于北京城中。不过,他不是乐良才,而是乐良才的后代乐廷松。那时,乐廷松经常游走于大明门和前门一带,因为这里已经成了明代北京繁华的商业中心。当时的北京号称有一百三十二个行业,许多大商号都开设在这里。除此之外,前门以西还有当时北京最大的庙会——城隍庙庙会,开市时,东起西单刑部街,西至城隍庙,长达三里。乐廷松到这里不仅是为来往客商诊病,也为提高自己鉴别药材的本领。因为这里的商人来自五湖四海,甚至还有“碧眼胡商,漂洋番客”,他们常会带来犀角、麝香、海马、鹿茸、玳瑁等名贵药材。那时,乐廷松心中不免感叹:何时我乐家能在这里开设个药铺或医馆就好了,既便于治病,也便于经营药材。可这时,他还是一名游医,要在这黄金宝地开药铺或医馆,谈何容易!

乐廷松继承了前辈的衣钵,更得益于生活在大都市中,不仅开阔了眼界,还研修了医学和药学经典。不久,乐廷松娶妻王氏,还有了一个聪明灵秀的儿子乐怀育。乐廷松把祖上的本领和自己的期望,都传给了儿子。怀育成人后,同样继承了乐家的医术和医德。

明朝定都北京后的日子并不太平,有游牧民族军队的袭扰,有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势,有风起云涌的农民暴动。老天也不作美,百年甚至千年不遇的严寒、干旱、蝗灾和地震都出来肆虐。凡此种种都会导致病伤的大量增加和瘟疫的流行。对那些因长途跋涉而身心疲惫的赶车把式、因从事漕运河渡而染上风湿的船工、建起了金銮宝殿却住在草舍中的泥瓦匠、绣出了龙服蟒袍却置不起寒衣的织女,还有那些倒卧路旁的穷汉、踟蹰而行的乞丐,乐怀育不仅全力救治,还时常减免药费。每当人们看到乐家传人在皇都中救死扶伤,在难民中施医布药,常会赞叹:“乐家代代为医,无论贵贱贫富都一视同仁,真是难得。”

可是,到了崇祯年间,人们熟悉的乐氏郎中的串铃声却再也没有响起。

原来,随着乐氏家族一代代的发展,乐家也逐步积累起一定的家产,有了自己的药铺。随着时间的推移,药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铺面也越来越大,人们常常说:“到老乐家的药铺去抓药,准没错儿!”

偶尔有人也会提起:“当年乐家铃医可是真灵,药也便宜。现在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老乐家医术高,药又灵,还能老是走街串巷地当游医?听人家说,他们早就买了房,还开了药铺,周围的百姓一提乐家药铺,没有不知道的。他们的生意可兴旺了!”

“那敢情好!赶明儿我要有个头痛脑热的,也去买他们的药。”

崇祯初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纷纷起事,势如燎原。刚愎自用、生性多疑的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于这一年将袁崇焕处以残酷的“磔刑”,也就是“千刀万剐”。就在这乱世之中,乐家又诞生了新的一代,他就是乐显扬,号“尊育”。这名字寄托着乐家的希望,希望他能彰显乐家的医术,发扬光大乐家的传统——“济世养生”,也希望他能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