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企业(34)

 

我好,你不能好

我将心智模式比喻成了有色镜片。我也说过,心智模型是无形的,你只是透过他们来看外界的事物。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摘下眼镜,看看它,就会看见它是怎样给你的观点“上色”的。摘下眼镜看到又是另一番景象,你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是否想继续戴上眼镜。心智模式的运作原理就像戴眼镜一样,但说它像你的双眼更贴切。如果不是因为严重外伤,你是无法摘掉双眼的。你透过你的双眼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你都不觉得它只是众多看待世界方式中的一种。对你来说,你的方式就是正确的,就是一切。

本体自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将自己的身份和观点混为一谈,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自我”是一体的,是同一个东西。如果有人否定你的观点,也就是否定你。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人只要挑战你的观点,你就会觉得他是损坏你的形象,挑战你的自尊。这样双方意见不合的时候就更加会争论不休。任何一次(对你的观点的)质疑都变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借此维护自己的身份——通常是打败任何试图对其造成威胁的人。本体自大直接导致了“单边控制”。

和相互学习模型一样,单边控制模型也是基于三个假设:

我绝对是非常理性的。我的观点是客观的,不受个人情绪和利害关系的影响。我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样子。我的感知并未经过心智模型的过滤。

其他人是不理性的。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不怎么理性。他们思想保守、固执己见,常常持有错误的观点。他们看不见真相,更糟的是,他们甚至不想看到真相。

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不论何时出了错,就得有人受到谴责。当事者,应该受到惩罚。这样因为害怕失败,反而会促进成功。

这些假设决定了以下五种策略:

单方面设定目标。不要浪费时间,试图设定什么共同目标了。直接让别人接受“正确”的目标(也就是你制定的目标)与达成目标的“正确”策略(也就是你定的策略)。

压倒他人。执行任务要的是决心。牢牢坚持自己的目标和策略,排除一切反对意见。改变主意就是示弱的表现。支持你的人就和他合作,排斥一切不合作的人。

控制信息。只公布支持你的观点的事实与看法,隐瞒不利于你的观点的事实与看法。认为唯一相关信息就是能够帮助你说服他人的信息。你的观点才是对的,别人的都是错的那些信息。

借外力威胁。威胁他人,如果他们不按照你的要求做的话,那后果会不堪设想;如果按照要求做的话,就会得到奖赏。营造一个让人觉得恐怖从而不得不屈从的氛围。

压抑情感。情绪会使人分心。干好工作靠的是努力思考,而不是感觉。表达情感是无能和软弱的表现。

单方控制模型对本体自大者来说是再合理不过了。显然,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因此也非常肯定只要和他们不同的观点就是错的。最快地完成任务的方式就是说服他人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干脆排除异己。短期内,这个方法可能管用,但长期来看,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在一个单方控制的环境中,人们相互之间就会非常敌视,做事无法协调一致,总是企图控制别人、操纵别人。他们非常警觉,内心也非常害怕,因而拉帮结派,反对所谓的“敌人”。他们隐瞒重要信息,压制不同的观点,压抑自己的感情。这样同事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的虚伪,到处涌动着冲突的暗流,最终演化成为卑鄙的政治谋略。这样,成员间压抑良久的矛盾会周期性公开爆发,从而严重打破集体表面的平静与和谐。然而这样的情绪失控往往并不能使人达成预期的目的,所以人们更加相信,不能和别人产生正面冲突,这样的结果是,人们更加倾向于暗地里玩钩心斗角的权力游戏。

个人之间、整个团队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团队失去了活力,团队成员变得越加关心输赢,而非相互合作与学习,他们之间充斥着对抗、猜疑、误会、回避冒险、墨守成规、盲目顺从,缺乏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的内驱力与责任感。因为没有积极性,人们做起事来也毫不上心,只要不被炒鱿鱼就万事大吉了。

在这样的团队中,人们感受到的只有恐惧、压力与愤怒,到处蔓延着焦虑、愤世嫉俗及怨恨。人们也会因为无法掌控(或者甚至只是弄明白)自己的命运深感沮丧。因而,对于操纵他们的人,他们要么起来反抗,要么一味顺从。相互之间谈不上合作,自己也缺乏激情,对于成功的渴望更是无从谈起。

人们的错误层出不穷,他们关心的是怎样掩盖自己的过失,而不是积极地改正、补救。他们一错再错,直到酿成危机。这时,他们更是使出相互推诿的伎俩,而不是去解决问题。人们倾向于私底下秘密交流、高谈阔论,而不是公开讨论或分享信息,说话经常含糊其辞、似是而非,导致相互间的误解难以消除。

在这样的团队中,想要探索、创新,机会不大。你能做的就是绝对服从,被动接受任务就可以了,无需释放过多激情。呼吁大家改革与创新,只能是被泼冷水,因为即使有好的方案,也不敢说出来,不敢动摇现存团队的理念,破坏已有的规矩。实在有新想法,也只能是在既定框架下想一想,绝不能超越传统界限。

这样的团队中,独裁主义盛行,不会让其他团队成员同制定目标和行动策略。因为缺乏共同目标,看不到希望,人们行动起来也没什么激情,跟着团队人云亦云,思想陷于保守陈旧,对于担风险的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人们感觉被剥夺了权力,即使表面顺从也是迫于上级没完没了的严厉性惩罚机制。

这种单边控制模型最终只会导致糟糕的结果:效率低下、死板、缺乏创新、质量低劣、成本过高、人员流动频繁、缺乏竞争力、产品过时、利润负增长、危机不断增加,最后整个团队分崩离析。

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更像是乐团指挥与乐器的关系,这比传统的上下级关系更贴切。原则上,主管是不做相应部门下属工作的,正如指挥不能去吹大号一样。反过来,员工需要的是能够指引方向,确立整个团队的“核心”——也即标准、价值观、表现和绩效等方向努力的主管。正如一个交响乐团能够毁掉一个最优秀的指挥(即使是最强势的指挥官),一个团队也可以很容易就推翻最能干的——更不用说极端专制的主管……管理员工需要将他们当作有自主意识的人来管理。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