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脑袋定决策

2008年,山西有一家以生产低值医用耗材为主的中小企业,本来计划今年推出青霉素空瓶的项目。但是年初,公司老板张某偶然结识了某省级医疗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李某,两人在交谈中,李某向张某推荐一种新产品项目:医用伤口黏合剂。当时医用伤口黏合剂还属于新产品,科技含量较高。于是张某在李某的鼓吹和怂恿下,一拍脑袋便决定将产品立即“上马”,连市场调查都没有进行。公司内部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公司尚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生产经验、销售渠道等资源去很好地完成这一项目。但作为老板的张某根本听不进他人的劝阻,整天幻想着这个项目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润。他对反对者说:“干吧,干不好就算是交了学费,以前不是天天喊要摸着石头过河嘛,这次咱也当摸一次石头。”最终,不出所料,公司生产的新型医用伤口黏合剂在市场上遭遇大冷,一支成品也没有卖出去,企业的资金链受到严重冲击,损失惨重。

管理分析:这家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计划中全凭老板一人拍脑袋来作决定,而这种现象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再平常不过了。有人对中小企业的决策机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表示准确的数据是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并将其排列在他人意见、个人直觉或外部咨询等其他因素之上,但同时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被访者认为目前他们公司的内部决策基本上是非正规的或随意的。企业如此大的决策可能在老板的脑中仅仅几秒钟就拍板定下来了,有时候第二天起床发现有问题又来个180度大转弯。这种战略决策的随意管理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老板对企业的前途过于高度“负责”,谁也不能插手企业的发展规划,决策权力高度集中。企业虽然制定了长远战略,但企业老板根本不按战略走,常常“跟风”上项目,企业战略形同虚设。

第二,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老板赌赢了就赚了,但是要是输了就必须“交学费”。然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又比较有限,试问老板能交得起几次高昂的学费呢?高昂的学费往往会把本来就没有多少老底的中小企业折腾得奄奄一息。

第三,老板的决策过程过于简单。在信息收集和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老板就敢贸然出击,对于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缺乏科学的流程管理,也没有任何约束机制。战略决策最后变成了“一言堂”,决策的风险非常大。

当然,这种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并非一无是处。当企业很小的时候,很多创业老板都是靠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冒险精神,迅速地发现潜在市场机遇并成功掘金,这种灵活性对中小企业来说本来是一种优势。但是当一个企业逐渐做大的时候,在不确定的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决策的随意性往往造成经营的盲目发展,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