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三节 南宋时期西湖寻梅(4)

南宋时期,梅的品质中最为士人赏识的便是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这成为君子居困、坚韧不拔的象征;梅花早发,于重阴之下,得一阳之先,又如君子之先知先觉。士人歌咏梅花,也多以显性彰德为宗旨。南宋时期,随着"岁寒三友"的说法逐渐确立,松、竹、梅成为君子挺立人格、高标气节的象征。

当时的临安是南宋的都城,很多著名的文人学者都曾在这里居住,其中不乏爱梅赏梅之士。除了李纲之外,还有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姜夔、周密等。他们代表了南宋时期临安士大夫们的赏梅风尚。

陆游曾长期居住于杭州,是南宋士大夫中最痴迷梅花的一位。虽然他的不少梅花诗并非作于杭州,但他对梅花的赏爱并无地域区别。今天,很多人知道他爱梅,都是因为他以梅自况的那首《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而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那首著名的咏梅词,更使得陆游的这首词家喻户晓。断桥边的梅花,在放翁的眼里是超脱的,也是寂寞的,有些孤芳自赏,并泛着淡淡的愁怨。这也是不得志的陆游的自我写照。很多人会认为这便是陆游笔下梅花的基本神韵,其实非也。

陆游笔下之梅,傲,并带有几分洒脱,且看:"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虽然都无争春之意,但这还是断桥边的梅花吗?隆冬时节尽情挥洒,春天一到拂袖而去,何等超然!何以故?袅娜春花,全是媚俗之态,"饱知桃李俗到骨,何至与渠争著鞭?"梅花之傲,已到了耻与桃李为伍的地步。这也正是放翁理想人格的写照。

放翁爱梅,花前每每醉倒,如痴如狂,倒也来得痛快。"折得梅花古渡头,诗凡却恐作花羞。清樽赖有平生约,烂醉千场死即休。""年年烂醉万梅中,吸酒如鲸到手空。""山村梅开处处香,醉插乌巾舞道傍。饮酒得仙陶令达,爱花欲死杜陵狂。"这些都是放翁的酒后醉话。

陆游花前醉酒,其醉态倒也天真可爱。一边说醉话,一边将折下的梅花插个满头,把乌巾插坏也在所不惜。"寻梅不负雪中期,醉倒犹须插一枝"、"老子人间自在身,插梅不惜损乌巾"。在成都时,他也曾在赏梅归来时"醉帽插花",引得老百姓围观。有时这个醉汉将花插在乌纱帽上,由于插得太多,帽子都压歪了。然而,放翁如果只是一味豪放不羁,便觉粗浅,他的这种醉态后面往往透出淡淡的隐忧:"行遍茫茫禹画州,寻梅到处得闲游。春前春后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诗人兴尽忧来,让人心头一沉。

前文有述,临安有位著名的爱梅人,即张镃,他梅圃中的梅花极为有名。其曾祖张俊曾是著名的主战派,这一点无疑与陆游很投缘,张镃的好友杨万里(诚斋)也是主战派,并且在当时是唯一能够与陆游真正匹敌的诗人,也非常喜欢梅花。陆游在杭州时,与他们都有往来。据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记载,一日,陆游与同僚被张镃请到南湖桂隐斋饮酒,这里玉照堂的梅花当时名满都城。酒正酣时,张镃请出一个名叫"新桃"的小姬出来歌舞并劝酒,请放翁在手中团扇上题诗。放翁即兴题了一首绝句:"寒食清明数日中,西园春事又匆匆。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将这位小姬的名字隐于诗中,以为一笑。

此事本来到此为止,但这首诗被后人引申开来,认为此诗有讥讽朝政之意,并说陆游因此被罢官。周密虽不同意讥刺说,但同意罢官说。而据考证,这都是后人的捕风捉影,曲解陆游的诗,并将这首诗同陆游被调任联系在一起,猜测陆游因讥刺曾觌而得罪孝宗。曾觌是孝宗的心腹,一次,曾在孝宗(当时尚为太子)内廷宴饮,一位宫娥拿出手帕要曾觌题诗。因为当时德寿宫有位内臣与宫娥有来往,弄出事情,曾觌为避嫌疑不敢题诗。此事被陆游知道,并传了出去,惹得孝宗不高兴,把陆游赶出了临安。后人猜测陆游以"梅花自避新桃李"也是讥刺此事。殊不知发生此事时,张镃只有十岁,而南湖桂隐堂二十多年之后(1185)才建成,时间不对。绍熙元年(1190)六十五岁的陆游最后一次被罢官,是因为政敌弹劾他"前后屡遭白简,所至有污秽之迹",也无涉此诗。

同陆游一样,杨万里(诚斋)也是一位爱梅的多产诗人,在他存世的四千多首诗里,有关梅花的就有一百四十余篇。这两位诗坛老友兼对手笔下的梅花风格倒有差异,诚斋笔下的梅没那么傲,是清新俏皮的,而诗人则童心未泯。诚斋曾建了一座小小书斋,因状似小舟,故名"钓雪舟"。一日,他读书倦卧斋内,忽一阵清风吹入,撩起瓶中梅花的香气,诗人惊醒,遂作了一首绝句:"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爱梅之极,却作嗔相,着实可爱。"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底枝拂面来。"山间小梅,却似情窦初开的小妹,活泼俏皮。

杨万里与张镃友善,是玉照堂的常客,经常与张镃诗词唱和,其中的一首和诗云:"■女痴儿总爱梅,道人衲子亦争栽。何如雪后璚瑶迹,却记诗人独自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杭州人种梅赏梅风气极盛,男男女女、道士僧人都争相种梅,但杨万里对此颇不以为然,所以用了"■女痴儿"带有讥讽之意的四个字,这大概与张镃认为"俗肠"之人会亵渎梅花同出一理吧!杨万里认为,梅花只宜诗人雪后独访。杨万里似乎有些清高,因为在他看来,梅花并非世俗之物,大多数人难以真正领略梅之神韵。

杨万里有一篇《洮湖和梅诗序》,可以视为最早对梅花进行总结的作品之一,论述历史上人们对梅认识的转变过程。相比较而言,更针对梅花本身、价值更大的作品应属范成大的《梅谱》。《梅谱》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梅花专著。这部专著虽说字数不多,却有开山的意义,标志着人们对梅花从纯粹的培植、欣赏,发展到了整理研究的深度。《梅谱》中一共搜集了十二种梅花:江梅、早梅、官城梅、消梅、古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梅、杏梅、蜡梅。其中绿萼记有两种、蜡梅记有三种,而所谓古梅,则为江梅一类的老树形态,故实际记有梅花十四种。其中"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古人赏梅,蜡梅亦在其中。这些梅花品种,当时的杭州大多数都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