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大爱:〈孝经〉的密码》导读

《大爱:〈孝经〉的密码》导读

我们曾经是一个有着完整的家庭伦理的民族,这个伦理的核心就是孝道。所谓孝道,因孝明道。通过祭祖行孝来表达对永恒天道的温情与敬意。上要对得起列祖列宗,下要对得起子孙后代,家里要供奉着祖宗的牌位,将祖宗的精神与血脉代代相传。行孝,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国之所以延续千年而不坠的一个文化密码。

孔子曾说过,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孔子认为以孝治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道,其实就是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根基。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讲的孝,绝不是后世特别是宋以后的统治者所鼓吹的愚忠愚孝,而是大德大爱。"变态的二十四孝可以休矣"。孔子讲爱身惜命,这才是对父母的孝;不义必诤,这才是对君王的忠。后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做一个乡愿的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本书作者认为,坊间流传甚广的今文《孝经》,是被历代统治者抹了一脸锅灰、刷上了层层的油漆出来的,统治者在对《孝经》最大褒扬的同时也是对《孝经》最大的歪曲。用手中的公权力,来争取《孝经》的解释权和话语权。要读懂孔门"孝"谈录的真义,得直接源头读古文《孝经》。这才能明白为什么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视《孝经》为"六经总汇",清末国学大师章太炎视其为"国学统宗",中国民间视其为"两千年教子第一书"。孝道,其实是中国人、中国家庭的淳朴信仰。行孝,是中国人一辈子的温暖修行,也是中国社会连通私德与公德领域的幸福密码。

从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到今日的民族复兴,古老的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由臣民社会艰难转型公民社会,行进在"历史的三峡",有着无穷的困惑。百年的战乱与纷争,我们对西方文明的困知学步,以致忘却了我们的古人以及我们是在怎样的一种文化环境下熏陶出来的。一个人、一个国家要向前走,一定要懂得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这才接上地气,心有底气,不至于慌张焦虑、失魂落魄。读一读这本《大爱:〈孝经〉的密码》,在感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的同时,记得常回家看看,大爱有温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