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采访记(1)

第六章 政治人物采访记

在我们这个没有见识过炉边谈话的国度,采访高官,特别是在任的国家级领导人,对一个记者来说可谓五味杂陈。2007年农历新年后上班的第一天,我独家专访了宣称没有文化的经济无异于空中楼阁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2008年“两会”前后,做了十年审计长的李金华,将任期内最后一次媒体采访的机会给了我;当了十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成思危,在告别政治舞台的倒数第三天,与我分享了他的横越政经两界的风雨人生路。

|独家专访高级官员的背后

奥里亚娜·法拉奇的风云人物对话曾经无数次地激励过我。在我还没有成为一个记者的时候,我就梦想过像法拉奇那样随心所欲地采访素未谋面的领袖们,与总统首相外长们自由交谈,写出世界争相传阅的报道。

待我真的成为一个记者,法拉奇式的梦想好似深夜里滑过天际的流星,仅仅闪了一闪,就消失了。

2008年春天,做记者的第十个年头,我开列了一个名单,希望自己所在的民间色彩浓郁、行政级别不高的媒体,能够跻身“庙堂”,就读者感兴趣的话题,独家专访中国明星高官,面对面地与他们展开对话。

媒体圈的朋友们怀疑我的“希望”太过渺茫,渺茫得接近于“失望”。他们的理由是,中国高官尚未形成接受媒体独家专访的习惯,即便他们愿意接受一次独家专访,幸运的也恐怕只有官方正部级媒体,或者全球性著名媒体。

我还是希望试试我的运气。此前一年,我独家专访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那时候,我所在的媒体同样是民间色彩浓郁、行政级别不高。

我果真撞上了好运。名单中的三个人接受了我的独家专访:

2008年度“两会”前一周,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接受我代表《南方周末》进行的独家专访,两个多小时的专访中,李金华阐述了他对中国审计体制的道路选择的观点,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在20年审计生涯中的心灵感受,他还强调,这是他以审计长的身份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铁面审计长谢幕》的专访最后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属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同日刊出。

我还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卸任前三天,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他回顾了自己传奇的一生,畅谈了他的参政议政之路,并以一个民主党派领袖的参政经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规律。

“两会”结束前,《南方周末》还以一万余字的篇幅,刊载了我对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的专访,叶小文首次对国内媒体如此详细地解析了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成因和当代思维,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他对西藏问题、达赖问题、梵蒂冈问题、中美宗教冲突的看法。

接二连三的独家专访,给予我作为一个记者的成就感,尽管它们都是以不为人知的笔名与读者见面的。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就其中的两篇发表了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当然,三篇独家专访的成功,不能完全归功于个人的努力,如果没有《南方周末》的品牌影响力,实现这一切恐怕是不可能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