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10)

果然,《争议张维迎》见报后,网络世界就传来《〈南方周末〉替张维迎抱不平》的网络文章,大意是: 《南方周末》煞费苦心为张维迎抱不平,而张维迎呢,则把自己粉饰成出淤泥而不染的异数。另一篇《光华员工评〈争议张维迎〉》的开头第一句:“老谋深算的政客流氓张维迎,再次调戏一个二十几岁的小记者,强奸民意。”

网络世界虚无缥缈,看得见摸不着照不上面,我装作懒得理会也就罢了,但现实世界的批评,我却很难做到无所谓。北京大学某研究中心的一个博士跟我转述,我的前同事对我所做出的张维迎的报道深表失望。

失望的当然不止于我的前同事。我有些无奈,但并不吃惊。早在我写稿子的那天晚上,一个对张维迎比较熟悉的经济学博士就在MSN上提醒我,张维迎不是好人,尤其善于利用新闻媒体,注意别被他利用了。

稿子见报后,一个新闻界的朋友从远方给我打来电话,他觉得我被张维迎利用了。我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说我利用了张维迎呢?他给了《南方周末》独家专访的机会,他让我们的采访得以顺利进行,如果不是因为他,我们可能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采访到光华的前院长厉以宁啊?!”

他说:“你在开玩笑!”

是的。我是在开玩笑。可是,我不自嘲、不开这样的玩笑,又能说什么呢?

张维迎也享有新闻自由

倘若真的让我辩解,那么我想说,张维迎也享有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不仅仅是我们这些新闻记者的自由,也不仅仅是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体攻伐张维迎的人的自由,它还是张维迎的自由。如果说法律意义上的自由等同于一种权利,那么,张维迎也有利用新闻媒体为自己说话的权利。

当指责与谩骂铺天盖地而来,他想到新闻媒体,想在和记者的对话中阐述他的观点和立场,我不知道,他有什么错?我更不知道,我们专访他,《南方周末》给一个处于风口浪尖的公众人物一个自我辩解的平台,难道真的有什么不对么?

我不想搅和到张维迎的道德世界,去评论他究竟是改革派还是权谋派,或者改革派和权谋派的混血,他是君子还是小人,是借严肃工作纪律之名排除异己,还是为端正院风教风挥泪斩马谡?这一切,我都懒得去理会,也无法理会。我能力有限,无法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做出缜密的调查,看清张维迎与同事闹别扭的动机,还原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道德、动机,不仅因为事实难以搞清、无法用常理推测,还在于它们的标准本来就很模糊,个人经验的差异会导致佛眼看人全是佛,鬼眼看人皆是鬼,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