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界的“全民公敌”(2)

中国绝大部分80%都是消费者收费服务,也就是娱乐。而欧美基本上是以信息为主的企业付费服务,消费者服务仅占很小的部分。他们的很多产品前瞻性,是不可比的。现在来说,两边市场规模还相差很远,所以说我们不可能像微软和 Google那样,仅仅靠一个软件或者一个服务活着。

我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当用户流失的时候,这些业务都可以叠加,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有很多人说我不专心。其实,了解当时情况的人知道,对于即时通信业务,用户90%的基本需求我们都已经满足了,必须得想别的招,否则就是等死。与其等死,还不如到处找一找,或许还能抓住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如此解释马化腾的这一步战略:“变花样,在经济学上就是增加品种。互联网增加品种,既可以获得较高附加值,又不打价格战。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化腾的玩法,道行在经济学上最深。虽然他自己可能不懂经济学。腾讯的特殊性在哪里呢?我们在新增长理论中,可以进一步分出两个分支,一个支持规模报酬递增,一个支持范围报酬递增。腾讯属于后一种情况。范围可以替换为品种。范围报酬递增(这概念是我提出的)是指,当共享基础设施时,品种越多,成本越低。”

以相关多元化的方式入侵

事实上,进入每个领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马化腾说:隔行如隔山,经验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刚开始都很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确定业务发展的优先级:先发展那些与当下业务联系最紧密的业务,后发展联系次紧密的业务。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相关多元化的策略。2006年6月,马化腾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道:

我们做事情是分阶段的,不同时期重点不同,因为每一个业务都有不同周期和市场启动的时机,但你想要在3年内赢得新增的用户,必须有一定的积累,从我们过去经验看,两年的入门时间是必须的。

但一开始就大规模投入太浪费钱,不经济,也没有必要,我们做门户、游戏、做电子商务,开始都不是大张旗鼓。如果大张旗鼓有时反而会坏事,你自己反而会被表象骗了,搞不清楚你是重视产品重视用户体验得到的增长、还是推广得到的增长。而且你产品不够好的时候,花钱拉人过来看,给人留下坏印象得不偿失,下次你真正做好的时候,反而没人来了。

以我们C2C(拍拍网)为例,现在就是先依靠成本很低的平台自然滚动,投入绝大部分在产品和研发上、而不是推广上。

很多企业说,你们踩另外一行了,或者说用户群不吻合,我们知道得很清楚,对,我们现在就是这样,我们就是在学,在入门,我就不信过两三年之后,你还说我是外行,你原来是怎么学到的,我也一样学得到,那时候大家再过来拼实力。

马化腾表示:“我们从来没有认为在别人优胜的地方我们也很优胜。我们更不认为现在的格局就是既定的了。”

2006年6月,马化腾在接受《中国商界》采访时说道:

选择相关多元化发展和中国网络环境有关。目前国内互联网的赢利手段只有几种:一种媒体类,靠内容和新闻吸引浏览量来赚广告商的钱;第二种是增值服务收费模式,进行互动娱乐、手机短信等服务,依靠发售点卡和电信分成获利;第三种是商务类,提供一种平台,帮用户间进行撮合,最终达成交易,如订票、找工作、房地产等类型网站靠挣取中间佣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