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搞笑(四)(1)

十三叔在京城认识的朋友不少,参与的圈子也很多,但要说真正融进去的圈子,其实还确实不多,勉强数也就五六个吧。这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问题,人?力量都是有极限的,真正左右逢源的人,不会让自己陷入太多的纠葛。

毕竟,圈子之所以称为圈子,就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差异,若果真有人平趟所有的圈子,那他已经不只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他肯定是政客、外交家,当然也可能,是交际花。

显然,十三叔不是交际花嘛。

北京富人常去的购物中心

在北京城,掌握资源的人太多了,爱交朋友的人要见到他们其实并非难事。但是对于很多外地的老板们而言,他们要见到这些人,只能通过中间人。但以十三叔的经验来看,中间人往往不靠谱。因为一个靠谱的中间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多年前,少不经事的十三叔刚刚出道。某次,在一个朋友组织的饭局上,有个湖北房地产商和十三叔偶然坐在一起。经常参与这类所谓“商务宴请”的人理应知道,在座的通常说着口是心非的赞语却个个心怀鬼胎。十三叔很是反感,至今仍不习惯此种饭局的氛围,可又碍于面子,不但拒绝不得,还得全程陪笑——会笑,会“职业的笑”,也是一门艺术啊。

就在那次,旁边的地产老板几杯酒下肚,牢骚话多了起来。他拉着十三叔,一个劲儿地说:“手头有1000亩地,在一个风景区的岛上,其他手续走得差不多了,定金也交了几百万,却迟迟拿不到土地?。”那时,中国土地市场还未实行招拍挂,拿地自然猫腻很多。他一次次“酒精考验”有关领导,但钱花了不少,事一直悬而未决。

“这不是坑爹吗!”这老板骂了一句,狠狠地喝了大半杯红酒。十三叔本科毕业于湖北一所名校,还真能绕个圈子找到主管的人员。一来年轻不知水的深浅;二来也许是因为酒精刺激,头脑一热便说我可以帮你牵线搭桥。

这位老板朋友十分欢欣,随口便允诺事成之后会给十三叔七位数的酬劳。

七位数啊,朋友!那时,十三叔大学刚毕业,虽有份旁人羡慕的工作,可一个月到手的钱不过几千块。激动,有没有!?奋,有没有!只要一想到,银行账户将会多出好几个零,简直就是夜不能寐,有没有!

为了后文方便阐述,我姑且把“出资方”地产老板叫甲方,收钱处理问题一边为乙方。

半月后,在十三叔精心安排下,甲乙双方来京,在月坛北街某家茶庄见面。婀娜多姿的茶艺师,内饰典雅的包房,口感不错的陈年普洱,那天十三叔心情真是好啊,甚至开心地扮萌,去逗茶庄大厅鱼池里游弋的锦鲤。具体谈事时,十三叔和另一个中间人知趣地退出了包房。数小时过去,甲方老板先出包房。看着他当时的脸色,十三叔的心一下凉了——肯定崩了。

中间两?交流的细节,十三叔不得而知。只是在送老板一行人去机场的路上,听着他们的对话,以及和另一方介绍人——也是十三叔的朋友——沟通后,才大致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原来,甲方来京怕上当,特意叫了一个自称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校××办公室的朋友。

他这位朋友那是相当地有“气势”,两边还未进入正题,他就抢先问乙方家庭背景,细致到爷爷辈儿。他自诩是某某将军七大姑八大姨,反正就是好大一个圈子的本家亲戚。

乙方在甲方朋友的抢白和自我介绍中失去了耐心,反问了一句:“你这么牛,为什么这事你不帮忙办了?”对方安静?,但气氛全无。此后的交谈中,也是这位朋友似乎认准了乙方是不折不扣的骗子,多次找茬,事已至此,结果可想而知。

十三叔至今记得那地产老板下车进机场大厅时看我的眼神,“丫个小骗子,想合伙骗老子的钱”。但十三叔以人格保证,乙方绝对货真价实。因为N年后的一天,十三叔打开报纸,看到了乙方被双规的消息,他还是一位级别好大的官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