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谋略PK之三:运营策略
苹果公司不仅以创新的产品闻名,更因高效的供应链运作而成功。它的运营策略具有这么几个特点:
(1)苹果执行着行业最严苛的质量要求,不仅有苹果公司的质量
(2)工程师对工厂定期审核,更邀请第三方监督服务公司不定期在工厂随机抽验。
(3)要求供应商具有高灵活度。要求供应商有足够的能力和相关的制度流程,保证订单计划的突然变化。
(4)本着高效和成本兼顾的原则,帮助供应商优化供应链的管理和运作。
(5)在系统层面,苹果与供应商实施主要数据共享机制,减少信息传递的损耗和失真。
(6)严格的知识产权控制。在与供应商合作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苹果公司实施严密的知识产权控制:买断研发产品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严格限制项目相关人员总数;严格隔离新产品研发资源和客户资源;严格控制相关人员获得信息的程度。
(7)具有一套完整的针对合作供应商的培训和监督机制。
但是,谷歌似乎不太一样,Google,这个带着那么些神秘色彩,却相当成功的,市价61亿美元的全球搜索引擎公司,绝对是全球公认数一数二的企业。可惜,Google总是选择性地讲述它那创新的信息管理架构,一个建立在可能是全球最大的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的系统之上的架构。
Google往往不在标准的硬件上部署标准的商业应用。例如,Google可能会采用文本分析技术去驱动搜索引擎,从而从一封email中抽取应用软件需要的输入,而不是象传统的用户界面那样使用一个数据输入表单。谷歌不会把一个应用部署到传统的服务器上,而是部署到一个群集的服务器架构中,这个架构横跨了全球的多个数据中心。
Google拥有好几十万的服务器,初步估计超过45万,组成了数千个集群,并且分布在全球数十个数据中心。Google在很多地方有数据中心,爱尔兰的都柏林,弗吉尼亚等等。加利福尼亚那个Google刚取得的占地百万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已在租用中,而Google最近又在俄勒冈州跨哥伦比亚河的一个叫达尔斯(Dalles)的小村庄修建2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数据中心。
依赖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数个服务器和数据中心,Google得以提供更快速的服务性能给它全球的用户们。因为Internet中任意两台电脑的连接速度本该像光速般快速,可惜它被那些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延时大大拖慢了。虽然搜索依旧是Google的主要盈利渠道,那些服务器上同时还会运行Google旗下的其它产品,例如Gmail,Blogger,还最近那个基于Web的字处理软件(类似Word软件)和spreadsheets软件(类似Excel软件)。
这也是为什么总盛传着Google是Microsoft(微软)的终结者,Google宣称要把一切带到互联网上,让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滚一边去。谷歌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众多提高可伸缩能力的科技(scalabletechnology)。就像Google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年报中所提到的:“我们的商业运营依赖于我们的软件和硬件架构,它们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提供了基本的计算资源。我们整合使用那些现成的机器,并且自定义软件,让他们运行在商业计算机的集群上。我们之前把相当大的投资用在开发这样的架构,这已经为我们带来了不少重要利益。它使得存取和处理大量数据变得简单,使得部署和操作大规模的全球化软件和服务器变得轻松,并且使得大规模计算机集群的管理变得自动化”。
Google购买,而不是租用设备,以便于最大化控制它的基础架构。Google的前CEO,EricSchmidt抵制了来自于财务分析师的策略建议,他说道“我们相信,通过彻底地构建我们自己的基础架构,我们将获得巨大的竞争力。”Google不是简单地购买PC级别的服务器,并把他们叠起来,谷歌是真正地在建造我们内心设想的超级计算机。因为Google操作运算着如此巨大规模的数据,它的确值得被研究,尤其当你的组织正在购买或评估网格计算策略(thegridcomputingstrategy)时。也就是你正试图利用很多低成本的计算机协作计算,来处理那些高级别的计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