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章节(19)

 

19、

1933年12月下旬,第五次反“围剿”中,红一军团在永丰以南的丁毛山地区,与敌93师和美械装备的税警总团“堡垒对堡垒”,进行“短促突击”。红1师担任主攻,黄永胜任团长的红3团,又在1师的主攻方向。打了10天,前仆后继,上去下来,红3团光连级干部就牺牲了13个。战斗最激烈的一天,营长牺牲,刚提的营长又牺牲了。

敌人居高临下,有强固工事,红军地势不利,兵力不占优势,又没有重武器,这仗怎能这样打呀?可这是“左”倾冒险主义者的决定,就得这样打。

1934年春的广昌保卫战,由攻转守,依然是扬短避长的消耗战。黄永胜多次亲率部队反冲锋,战斗间隙还和政委邓华抬担架,往下送烈士、伤员。损兵失地,红3团伤亡三分之一。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黄永胜多次受到上级表扬,他也觉得自己指挥作战没什么失误,却从未打过那样的窝囊仗、亏本仗。

此后漫长的岁月中,一提起广昌保卫战和丁毛山战斗,黄永胜就欷歔不已。

长征途中的湘江阻击战,2000来人的红3团,打剩不到千人。

红3团先后在潇水、脚山铺、夏壁田拒敌,黄永胜常到一线阵地指挥、坐镇。他身材高大,提支驳壳枪,穿一套缴获的国民党军官服装,特别显眼。敌军官就喊,抓住那个当官的,有重赏!

营连干部推他撵他,要他回团指挥所,他不走。仗打到这份上,他知道官兵看到他们的团长和他们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就跟当初他看到罗荣桓、伍中豪冲锋在前一样。

从江西兴国出发后,作为军团主力团之一,红3团或先锋,或后卫。一渡赤水后 ,又奉命做疑兵,迷惑尾追之敌,将其引入歧途,保证主力安全。人生地不熟,要比其他部队多走许多路,补给困难,伤员难安置。赤水河畔数万敌人,随时可能与敌遭遇,有时还要故意弄些响动,诱敌来追。半个多月间,红3团几次陷入敌围,队伍被打散,与主力失去联系,详情难以细述。已知的是最终完成任务,率团归建。

四渡赤水后渡乌江,红3团为前卫团,奉命抢占对岸渡口。两岸高山,江水流急,无桥无船,对岸有中央军1个营守备。黄永胜和政委林龙发①,隐蔽在岸边草丛中观察地势水情,决定制作竹筏,利用夜暗偷渡。1营战斗力最强,2连战斗作风最硬,就把这个任务给了2连。

江水滔滔,江风扑面,漆黑的夜色中,黄永胜不眨眼地盯着对岸。

长征途中,这是黄永胜最紧张、焦灼的时刻之一。追兵将至,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能否过江,脱离险境,在此一举呀!

忽然,对岸电筒一闪一闪,2连过去了。

登岸后,搭人梯攀上峭壁,悄悄摸近敌人,将1个前哨连歼灭。红3团主力陆续过江,全歼守敌,牢牢控制了渡口。

1934年,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黄永胜获得一枚红星奖章①。

前面说过,红军时期获得红星奖章的人很少。

据说,获得这种荣誉的人,犯了死罪,可以罪减一等。

应该说,47年后在给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量刑时,肯定会想到他们与“四人帮”的不同——他们是开国将军,是为共产党打江山的人。

20、

读5年私塾(笔者在20年前的一部作品中,曾说是1年),又到武昌国立张之洞学校学习1年多,在红军中,黄永胜属为数不多的有文化、又见过世面的一类。

有这样的条件,又聪明、勇敢,战争年代曾6次负伤,只要没被击中要害,自然升迁很快。

参加北伐军,受过比较正规的训练,执行命令坚决。胆大心细,战前认真勘察地形,研究敌情,抓到俘虏、重要人员,亲自询问。精明、果断,决心快、硬,轻易不会改变,又能根据战场变化,冷静地机动灵活行事。时间允许,常把作战部署、方案讲给部下,听取大家意见。战后总结经验教训,打好了,没打好,为什么?刨根问底,跟大家商讨。

打土豪或作战缴获书籍,把自己喜欢的留下先看。据说,红军时期他看过《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书,看完了给大家讲。为人随和,平时和官兵有说有笑,没什么架子。行军时常和官兵边走边唠,他的马常给伤病员骑。性情活泼,和官兵一起唱歌曲小调,晚会上还演小戏、活报剧,据说还挺有模有样的。

到一个地方驻上几天,他就要政治机关找些群众开个座谈会,了解民情社情敌情。据说,这是他在井冈山时期做群众工作时养成的习惯。座谈结束,有时还会请群众吃顿便饭,或是给点零钱。

如此看来,黄永胜应该很适合做政治工作了。可从士兵到总参谋长,他这辈子都未与政工干部沾过边。其实,战争年代是否“改行”,好像也难言什么规律。有政委牺牲了,你是副团长,或别的什么军事干部,领导一句话,立即顶上去,你就“改行”了——黄永胜好像没有碰上这样的机会。

黄永胜很注重军人仪表。有人说一群人中,不用看个头,哪个衣着最整洁,那就是黄永胜了。一仗下来,脸上身上汗呀土的,军装挂得烧得窟窿眼子的,到了驻地,一会儿又成“正规军”了。

还追求时尚。拿下一座城市,有工夫,好玩的地方一定去逛逛。有人说他会工作,也会玩。1950年春玩出格了。13兵团文工团派人去香港买西洋乐器,兵团司令员黄永胜自作主张,和一位军政委换上便装,借机去香港玩了3天,被中南军区第三政委①谭政狠批一顿,并通报全区。

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地处平汉铁路保定至新乐以西及部分路东地区,包括阜平、曲阳、唐县、完县、望都、新乐等县及定县一部。由于晋察冀军区和边区党政机关常驻阜平一带,这里就成了敌人重点“扫荡”对象。1940年9月,日军得知军区后方机关和边区政府在县城东北的神仙山里,便调集3000余人进山“扫荡”。3分区司令员黄永胜,指挥只有4个连的42团和民兵,地雷战,麻雀战,夜袭,抓住小股敌人猛打,打完就没影了。敌人进山12天,伤亡200余人,3分区仅伤亡17人。

10月底,敌人再次进山“扫荡”,并有飞机助战。黄永胜指挥42团,利用有利地势抗击4昼夜,掩护党政军机关人员突围,自己也安全转移。

50年后,有曾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老人说,后方机关转移通常都是化整为零,在山里转来转去,有时就从敌人鼻子底下跳出包围圈。那时许多地方干部都爱跟黄永胜走。这人胆大心细,遇事不慌,有办法,跟他走比较安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