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950年10月,刘震被任命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11月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组建志愿军后又兼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参军近20年了,身经百战,指挥过步兵、炮兵、坦克兵,可这空军是怎么回事儿呀?第一次见到飞机,是在红25军手枪团时,那么大个铁家伙,竟能飞上天去杀人。而从士兵到兵团副司令员,他率领的部队也打下几架飞机,但基本手段就是隐蔽防空,几近任其为所欲为。那时是用不着说“敌机”的,因为只要发现飞机,肯定是敌人的。而今就有敌我了,因为我们也有空军了,而且当上空军司令员了,马上就要参战。
放下锄头拿起枪,一切不也都是陌生的吗?可1支步枪与1架飞机,指挥陆军作战与指挥空军作战,是可同日而语的吗?
指挥空军作战,既有空中指挥员对编队或机群实施空中指挥,又有地面指挥员通过空中指挥员实施的对空指挥,对空指挥是空军地面指挥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对瞬息万变的空战,全靠指挥员迅速判断、处置,这对于一个放牛娃出身的、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司令员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
但他满怀信心。
1951年4月25日至28日,志愿军空军出动16架飞机,在沈阳东陵机场组织了一次由飞行大队长以上干部参加的飞行战术演习。由于没有经验,通讯联络不畅,演习效果不好,可以说很糟糕。
从5月28日开始,在沈阳、安东、辽阳之间,这支在陆军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空军,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各机种联合飞行战术演习。第一阶段各级司令部为首长准备决心资料,第二阶段袭击敌机场,第三阶段抗击敌轰炸机群对我重要目标的袭击,第四阶段配合地面部队歼灭被围之敌。演习历时19天,出动飞机307架次,其中执行侦察任务31架次,抗击敌机轰炸70架次,配合地面部队围歼敌人206架次。
这只速成的空军,这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级指挥员已能在简单气象飞行条件下,指挥飞机二至三批起飞作战,雷达观测员能同时掌握四批飞行。飞行员初步懂得飞行中协同作战方法,注意利用云层、日光及地形等隐蔽出航,没有迷航的。对地面、空中目标搜索识别能力提高了,强击机能及时发现和准确识别攻击对象,轰炸机能准时到达指定地域,并初步摸索出组织各机种协同作战的方法。
就像个幼儿,初始阶段的每次举足投步,都是极为关键的。其中至关重要的,当然还是确立什么样的作战方针。
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的强大空军,是待各方面训练都完全成熟再投入战斗,还是有了一定基础就到实战中锻炼提高?结论是走陆军的路子,在实战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越战越强。
刘震认为,集中使用兵力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目前这支襁褓中的空军。对手多是飞行上千小时的飞行员,而志愿军飞行员在米格-15上,一般只飞行了20小时左右,飞机数量也比敌人差远了。就像叫花子跟龙王爷比宝,不能跟对手零打碎敲拼消耗,应将力量积蓄到一定数量时,选择有利时机,集中兵力在一个空域,顶多两个空域,完成一定的战斗任务。
无论“空军制胜论”有多少市场,刘震都认定这支志愿军空军是为地面部队服务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是配合地面作战,以地面部队的胜利为前提。当然也只能量力而行,直接或间接配合地面部队完成相当的战斗任务,即破坏敌人某一部署,或攻占某一要点。
刘震说,对于我们这些可谓“一步登天”干了空军的人,多少年来就在敌人飞机的轰击打压下战斗,多少人流血牺牲,应该说是最清楚陆军兄弟最渴望我们干什么的——这是我们这一代空军独具的优势了。
1951年1月2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上午,敌F-84飞机20架,沿平壤经新义州至宣川上空轰炸铁路。驻辽阳空4师28大队立即起飞,飞临安州时,发现敌机正以4机为单位在1000米高度上,对清川江桥俯冲轰炸,并以双机、4机于后上方做层次配置,进行掩护。这时,28大队位置不利,高度低,又处于逆光,飞机数量也少,仍奋勇向前,猛烈攻击。大队长李汉①利用米格-15垂直升降的特点,迅速爬升迂回到敌左侧后400米处,瞄准镜光环套住敌长机,一阵机关炮,敌机冒烟,落荒而逃。
这是与美国空军的第一次交锋。
29日下午,一批敌机在定州、安州活动,企图袭击安州车站和清川江桥。28大队起飞,机群飞临定州以西,4号机报告左侧发现目标,李汉即令编队利用阳光隐蔽,向敌机群左右上方迂回。居高临下,顺着阳光,看清16架敌机分别配置在600米、5000米高度,每层8架。投副油箱,1中队攻击,2中队掩护。李汉边下达命令,边率领1中队向上层敌机扑去,敌机转弯摆脱,李汉紧咬不放,将敌3号机稳稳套入瞄准光环,一串火舌飞出,敌机立刻冒出浓烟栽了下去。
这时,敌两对双机从左右上方袭来,僚机组迅速分头拦击,将其驱散。位于下层的8架敌机,又向李汉后方袭来。在高空掩护的2中队,在副大队长李宪刚①指挥下,向敌机猛压过去,用猛烈火力将其队形打乱。李汉盯住前下方1架敌机,一按炮钮,将敌击中。
28大队无一损伤,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
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在这个世界上,没人愿意与中国军队打一场地面战争,美国人也不例外。为了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美军从8月中旬开始所谓的“绞杀战”,利用空中优势轰炸铁路、公路、桥梁,妄图窒息中朝军队补给运输,以阻止地面攻势。这时,其侵朝空军兵力已增至19个联军(大队),飞机达1400余架,其中F-54是300架,当时最先进的F-86是75架。
遵照中央军委“逐步前进”、“轮番作战”方针,志愿军空军组织部队轮番上阵,朝鲜的蓝天就成了年轻的中国空军的大学校。
9月25日,五批敌机112架,在顺川、安州、平壤等地上空活动,企图轰炸志愿军运输线,空4师140架飞机腾空迎战。12团1大队长李永泰①率先冲向敌群,随后的几架飞机向敌猛冲,将敌冲散。混战中,僚机刘涌新②与6架F-86格斗,死死咬住1架,首创击落F-86战绩。
接下来两天仍是大规模空战,3天击落敌机26架,击伤8架。
10月上中旬,又进行6次大规模空战。
世界头号强国、又是头号强大的空军,这时开始回避空战。怎么办?刘震召集会议,决定跟它打游击战。根据敌机出动时间、批次、架次、活动空域等等,提前起飞,隐蔽待击,突然袭击。大机群空战同时,组织精干小编队插入敌人侧后,攻击被冲散的单机、双机和4机。
游击战、运动战,原本是中国军队的特长,从陆军脱胎的空军也就难免这种印记。开头飞行技术、空战战术也差,主要的就是勇敢,不怕死,跟你“拼刺刀”。有的炮弹打光了,就把飞机当成了炮弹。飞机冒烟了,撞也要把你撞下去。美国人目瞪口呆:中国人这是什么战法呀?
11月18日下午,空3军9团在肃川上空8000米隐蔽,发现敌机即向下猛冲,一下子将其队形打乱。1大队长王海①,击落两架敌机。这个大队先后参战80多次,击落敌机29架,人人有战功,被誉为“王海大队”。
23日,空3师7团1大队长刘玉堤②,击落3架敌机。
在1951年8月之前的第一阶段作战中,敌我飞机损失比为1∶2,志愿军空军战斗事故严重。从同年9月到第二年6月的第二阶段,损失比变成1.46∶1,战斗事故大大减少。之后的第三阶段,由打战斗轰炸机为主,转为打战斗截击机为主,作战难度得以增加,空战情况也更为复杂,敌我飞机损失比仍然能达到1.42∶1。可见,我军的空军实力上升得多么快。
就难怪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①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每次战斗,从中队到师的编队,从出航、接敌到投入战斗、退出战斗、返航,都由刘震通过空中指挥员实施指挥,有时还直接指挥到编队中的大队长。
1952年2月10日,雷达发现几批敌机先后侵入平壤、沙里院和价川地区,其中F-84、F-80有16架,在18架F-86掩护下,径直向铁山半岛飞来。刘震判断敌情,即令空4师起飞两个团,空3师做好二等准备。
飞到战区空域,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②,发现远方海面上空有一道道白烟。是敌机。他迅速报告司令员和编队指挥员,刘震命令投掉副油箱,爬高准备战斗。
张积慧和僚机单子玉抢占高度优势后,敌机却不见了,自己倒脱离了编队。加大油门追赶编队,突然发现右侧后方云层间隙中,有8架敌机直窜下来。赶紧报告,刘震命令他猛冲,把敌机打散,各个歼灭。
张积慧提醒单子玉注意保持双机,就在敌机逼近的瞬间,猛然一个右侧上升,两架敌机刷地从机腹下冲了出去。敌机左转占位,张积慧和单子玉也向左急速反扣过来,并紧紧咬住敌带队长机。
这个对手也真有本事,先是一个急俯冲下滑,接着又向太阳方向做剧烈垂直上升。见仍未摆脱,又来个俯冲。张积慧和单子玉紧紧跟住,眼看到了射击距离,张积慧一按炮钮,没打中。
敌机急剧俯冲,这回就是逃跑了。张积慧猛推操纵杆追上去,在单子玉紧密掩护下,3炮齐发,敌机身上蹿出一股浓烟,随即化作一团烈火,也未见飞行员跳伞——已经来不及跳伞了。
战后在敌机残骸中,发现一枚证章,上面写着美国空军第4联队第334中队长乔治·阿·戴维斯①少校。这个大名鼎鼎的戴维斯,有着约3000小时的飞行经历,二战中战斗飞行226次,在朝鲜战斗飞行59次。在美国,他被吹成“百战不倦”、“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
打掉戴维斯后,张积慧迅速拉起飞机,瞄住了戴维斯的僚机。敌机做着不规则的飞行动作,突然一个上升转弯。张积慧一个同样的动作,从内圈切半径追了上去,一次开炮,敌机凌空爆炸。
而刘震这天最紧张的时刻,是空战快结束时。
这天气象条件不好。胜利消息不断传来的同时,气象员报告海上云层急速向大陆上空飘移,15分钟后沿海各机场将被云层封闭,飞机不能着陆。这时敌人二梯队正向战区增援,如令空4师返航,敌机势必追击,可能造成大的损失。如果不退出战斗,又不能安全着陆。
刘震决定第二梯队空3师立即起飞,掩护空4师返航。命令空4师以大队为单位,分别在青椅山、浪头、大东沟、大孤山等一线机场着陆,油料够用的可到辽阳、沈阳等二线机场。万一有些飞机不能安全着陆,飞行员弃机跳伞。至于后果那就由他这个司令员扛了。
结果,全部安全着陆——有几个机场最后几架飞机着陆时,能见度只有1000米左右。
刘震着实出了一身透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