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言

非洲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却又饱经动荡岁月的大陆。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是欧洲列强在19世纪末叶瓜分非洲期间人为制造出来的。欧洲人为这些新生国家划定了边界,但他们在划界过程中,基本上、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那里形形色色的君主国、酋长国及其他社会形态。数以百计的部族,虽然各不相同,互不相干,彼此也不存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或宗教信仰纽带,甚至相互间还往往潜藏着敌意,却被匆匆拼凑在了一起。总计下来,约有1万个非洲政治实体就这样被合并成了40个欧洲殖民地或保护国。殖民统治相当有效地把它们拢在了一起,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的兴起则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伴随着高昂的乐观情绪,民族独立时代开始了。非洲领袖们满怀活力与激情,昂首阔步地应对着发展和建设国家中的问题。在人们看来,当时的经济物质条件相当有利。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恰逢一个经济繁荣期。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这片大陆展示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未来前景。而在全球舞台上,非洲国家则引起了相互对抗的世界大国集团的关注。

可是,这些非洲新生国家一个接一个地沦为内乱动荡、贪污腐败、管理混乱、战争冲突、独裁统治的牺牲品。非洲领袖们无意通过宪法体制或议会等国家机制来治国理政,却热衷于编织和利用庞大的裙带利益体系,偏袒眷顾本部落的利益。统治精英们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挖空心思为自己聚敛资财。国家财政巨额资金被腐败政客们所侵吞,大量流入外国银行账户,或用于购置海外资产。

冷战对抗使苦难的非洲雪上加霜,甚至引发了刚果、非洲之角和安哥拉的战争。为了将非洲捆绑在西方轨道上,西方各国政府无视专制暴君们给本国人民带来的祸害,欣然支持维护这些暴君的统治。

到了20世纪90年代,非洲竟成了“消极、悲观”的代名词。非洲的种种灾难祸患——战争、暴政、腐败、干旱,以及司空见惯的暴行,向世人昭示着一场巨大的危机,其程度之深重难以看到尽头。人们尝试建立能够关切平民百姓生计的民主政治,却一次又一次遭遇挫折。自独立运动兴起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向非洲倾注了大量援助资金,希冀产生良好的效益,如今也已开始心生倦意:援助疲劳症出现了。

然而,进入21世纪,一个新的因素展现在非洲的地平线上——那就是中国。正值西方对非洲的关注消退之际,中国在非洲——这个曾被中国人视为“欧洲后院”的地方——看到了诸多重大机遇。为实施“走出去”的长远发展战略,中国鼓励其国有公司和民营企业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在签订石油和矿产资源合同的同时,中国着手为非洲修建起公路、铁路、炼油厂、学校、医院、足球场,等等。石油、采矿、电力、通信等领域合资企业纷纷建立。借助承建大型项目的东风,成千上万的中国商人建起工厂,购置房地产,投资农场、零售店和餐馆。截至2010年,约有100万中国企业家、技术专家、医务工作者、探矿人员、农业经营者进驻了非洲。今天,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具实力的“域外参与者”。

非洲领导人欢迎中国走进非洲的长征。中国为一个处于绝望之中的大陆注入了新的希望。但是,非洲仍是一片欠发达的疆域,要想把50多年前民族独立运动之初人们就寄予期望的发展潜力化为现实,路漫漫其修远兮。

马丁.梅雷迪思

2011年3月于英国伦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