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读到这里,故事已经完结。感谢大家,陪我一起在富兰克林先生平实真朴、意境饱满的文字中畅游。希望我的翻译和转述,能带给大家最接近原著的一手体验。

不知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样,被这个充满悬疑色彩但又并非纯粹悬疑的故事深深吸引和打动。开篇发生的一场谋杀案(面具杀手对拉里开枪)引出几日前的两起失踪案(蒂娜·卢瑟福和M&M),又牵带出多年前的谋杀案(辛迪遇害)。当谜底揭晓,真相大白时,我对辛迪一案的简陋和粗线条略感失望——虽做足铺垫,但竟毫无技巧性和设计感可言,全然不像其他的凶案桥段。然而,由此引致的误解和冤情,又是多年后这一连串罪案的根源祸首。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回味,是引人入胜的……

密西西比是美国那片并不古老的土地上的一个神奇、富有特色的州。州名来自印第安语,意为“大河”。在密西西比河沿岸,有大片森林,也有大量黑人。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业经济是该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想必那传说中的种植园经济和棉花庄园,大家都不陌生。在南北战争之前,密西西比州是全美第五富裕的州。而如今,该州人均收入位列全美之末。

众所周知,二战以后,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压迫成为美国尖锐突出的社会问题。很多州都有种族隔离的法律,黑人被剥夺了被选举权,在政治上毫无平等权利。20世纪40年代开始,黑人运动逐步展开。大家想必都在历史书中读到过著名的黑人运动及案例,譬如:小石城运动、“自由乘车”运动等。1963年,在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二十五万黑人向华盛顿自由进军,争取就业、争取自由。金牧师在林肯纪念塔前发表了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本书的故事就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密西西比州,将情境还原到上述历史、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中,其厚重的时代感即刻显现。一切都始于拉里和塞拉斯在寒冷冬日里的初次见面,但一切又都早已在上一代人的青春岁月中埋下伏笔。记得中学时代的语文课上,老师反复强调,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内容。当初并不理解,只觉得这论断简单到可以过目不忘,但又隐隐地怀疑其真实性。后来才逐渐懂得,有些道理,就是可以精辟到如此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贯穿故事情节始终的、最基本的“矛盾冲突”框架,是这对 “黑白”兄弟。起初,冥冥中有一股亲情的力量将两人拉近,共同玩耍、分享快乐,撇开世俗偏见,度过了一段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后来,在更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纠缠和作用下,他们终究难逃社会和命运的作弄,近乎反目。结尾,在身世之谜和凶案之谜顺利告破后,拉里和塞拉斯终于相认。暗夜里,窗口的灯光和汽车的亮光散发出暖意,淡淡的,却充满希望。翻译时,不知不觉中,我几次热泪盈眶。

主人公拉里是一个普通的白人,也许他也不明白,自己是怎样被卷入那么多无奈又莫名的“矛盾冲突”。他不打架不滋事,却被同龄伙伴排斥,认为“不合群”;他爱读书喜安静,却被父亲嘲笑,认为“不成材”;他感情内敛思想单纯,却被辛迪鄙视,认为“不潮酷”;他本分淡定守规矩,却被全世界唾弃,认为是“杀人犯”。在重重误解和洗不清的冤屈中生活,一晃就是二十几年。也许大家都忍不住会想:“换作是我,我会怎么办?”

拉里的生活规律有序,从容坦荡。对待工作,他本分经营,尽忠职守——接过父亲的汽修铺,按时上下班,守着那摊萧条到近乎停业的“家族”生意。对待家人,他宽容尊重,体贴关心——定期去养老院探望母亲,陪她聊天,为她祈祷,愿她顺利走过人生最后一段历程。对待朋友,他抛却成见,仗义相助——想将自己的修车技能传授给华莱士,帮流里流气的华莱士回归正途。对待社会,他履行义务,安守法纪——配合定期上门调查的法兰西探长,容忍不定期上门滋事的年轻人。对待爱情,他遵守诺言,退出成全——不以出卖辛迪的秘密作为洗清自己嫌疑的手段。

他不负他人,他人却负了他。

他做到了所有的一切,却偏偏被世界遗弃。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上班下班,与书为伴。没有同事,没有朋友,没有爱人;只有回忆和信仰。

相比之下,拉里的兄弟塞拉斯却是命运的宠儿。他有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有几位要好的同事,有知冷知热的爱人。可他并不知道,自己当年的无心不语和简单逃避,让拉里成为背负罪名的替罪羊。拉里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失去的青春”和“失去的二十五年”。

当矛盾冲突乱成一团麻的时候,我们艰难地理清头绪,却发现很难找到万恶之源。要怪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武断反应,还是道德舆论的沉重压力,抑或是法制纪律的失衡不公?也许,这个世界本就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幸好,法律赋予了他“无罪推定”的权利,制度给了他生存的空间,让他有机会参军,有机会学习技能,有机会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在那“失去的二十五年”里,支撑拉里的,是信仰还是义务?或许,兼而有之。

不放弃,就是最执著的坚持。

坚持祷告,坚持生活。

终于,上帝听到了拉里的心声,为他带来了生命中“特殊的朋友”。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来,拉里始终能够听到自己的心声,保持内心的力量。

文字在拉里的安眠中收笔。所有的喧嚣和躁动,都消散在乡村的暗夜里;多年的恩怨和情仇,也都消散在郊野的凉风中。如此简单,不着痕迹。可一个人一生最好的时光呢,是否也该消散得如此简单?是否也会消散得如此不着痕迹?

合上书本,留下的是绵长的思考。反复咀嚼富兰克林先生的故事,便能体会到回味无穷的魅力,在这个躁动的时代里,感受到抚慰和治愈的沉稳力量。人生路上,无论精彩与挫败,无论幸福与孤寂,始终要保有的,是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仰。

译者

于2011年立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