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情趣》(5)

毛泽东第一次游长江,是1956年。

当时,中央为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对他的保卫工作曾做过严格周密的规定。例如外出不准坐飞机等。要游长江这样大的事情,毛泽东一提出,就受到负责毛泽东保卫工作的罗瑞卿、汪东兴等坚决反对。罗瑞卿劝毛泽东:主席,我是不同意你游的,我是你的大警卫员,我要负起责任。你去游长江我负不起责任。

毛泽东不听,坚持要游,并说:在北戴河大海里我都游过,长江算什么。你这个大警卫去“警”国民党好了,不要“禁”长江。

罗瑞卿说:海比江大,但是江比海险,无论流速还是水情的复杂性,长江都比北戴河的海水浴场来得危险。主席,这不是您个人的事情,游长江这么大的事要经组织研究,组织上是不会同意的。

北京空军的创作员权延赤在描述这件事时,曾绘声绘色地记述了毛泽东如何发脾气的情形。据笔者访问有关人士,毛泽东当时没有大发其火。他一方面派人去调查长江的水情,了解在什么地段可以游;另一方面给中央写了一份简短的请示报告。毛泽东的组织观念是很强的。毛泽东的报告得到了在京主持工作的几位常委的认可。他们对如何确保毛泽东安全作了具体的部署。陪同毛泽东去广东、湖南的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立即回武汉,做了周密的安排。

于是,毛泽东乘专列从长沙赴武汉,专列启动前,湖南省公安厅的同志还特意送上去几桶长沙白砂井的井水。列车行驶五六个小时就可到武昌,所以毛泽东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

6月1日,骄阳格外红,晴空格外游,汛期的长江格外宽阔。江面刮起二、三级的东南风,波光闪闪,航船如织。正在施工的武汉长江大桥,耸然屹立,雄伟壮观。毛泽东从汉口军用码头登上“武康”轮。中午12时左右,“武康”轮驶到武昌岸边长江大桥八号墩附近。毛泽东沿着扶梯从那里下水。他视天堑如通途,履大江如平地。他有时奋臂侧游,搏风击浪;有时踩水前进,信步于万顷波涛之上,浏览两岸景色;有时仰卧水面,双手放在脑后,头枕波峰,凝望万里长空;有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安详地躺在水面休息。毛泽东一边游泳,一边同陪同他游泳的人谈笑风生。游到武汉关前的江心时,他问:离汉口多远,现在游到了哪里?正谈话间,一个浪头打来,呛了他一口水,他边往外吐水,边说:长江的水好甜呀!

游了快一个小时,船上有同志看水温只有摄氏20度左右,又见跟随毛泽东游泳的人有些已经体力不支了,便对毛泽东说:游的时间很长了,请主席上来吧。他说:还早呢。一直游到汉口湛家矶江面,毛泽东才上船,游程近28华里。

6月3日,为了实地视察长江大桥的建设,毛泽东提出,要从长江大桥上游下水!穿过桥墩,游过长江、汉水汇合处——龙王庙。当时。长江大桥的八个桥墩正在全面施工,好几个桥墩已耸立江中,开始架设钢架,桥墩附近停有不少吊船、驳船,许多锚链沉在水中。桥墩之间,水流特别湍急,流速每秒三米以上。“龙王庙”水域更是无风三尺浪,水急漩涡多。但毛泽东坚持要游。这次他从汉阳鹦鹉洲附近下水,一直游到武昌八大家江面才上船。

6月4日,大家请毛泽东在武昌东湖游泳。但他却说:东湖是静,还是长江吧,长江是一个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这次,他又从汉阳江面下水,穿过桥墩,游到了武昌。

就在三次畅游长江之后,毛泽东欣然命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在毛泽东游泳实践的鼓舞下,1956年6月20日,武汉市举行了第一届名为“支援解放台湾”的横渡长江游泳竞赛活动。有关同志向毛泽东汇报了这次活动。他非常高兴,同时又告诫组织者,千万要注意,不要淹死一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