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不投资(2)

在美国股市持续飙升期间,最受股民崇拜的是电脑科技公司和网络公司。当时上市刚几没有取得收益的雅虎和亚马逊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这两家公司自创立以来,每年都要亏损几千万美元,但这时候它们的市价却分别是234亿和I70亿美元。巴菲特在股东大会对于这些从未有收益的网络公司很不客气地说:“如果你花钱买人这些网络公司的股票,你并不是在投资,而是投机。”巴菲特认为,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和他对自己所做之投资的了解程度成正比。这一点可以用来区别以企业走向作为选股依据的投资人,和那些有投机心态,整天抢进抢出,却是占了绝大多数的投资人。

巴菲特多年来一直拥有许多企业:加油站、农场开垦公司、纺织厂连锁性的大型零售商、银行、保险公司、广告公司、铝业及水泥公司、报社、石油、矿产和开采公司、食品、饮料、烟草公司,以及无线和有线电视公司。他或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或者只是拥有该公司部分的股票。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巴菲特总是对这个企业或者行业比较了解的。

巴菲特之所以选择投资《华盛顿邮报》,就在于他对报业的深刻丁解。

巴菲特的祖父曾经拥有并且主编过《克明郡民主党报》,这是一份内布拉斯加州i西点市的周报;他的祖母在报社帮忙并在家里的印刷厂做排字的工作;他的父亲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念书的时候曾编辑《内布拉斯加日报》;巴菲特本人曾是《林肯日报》的营业主任。1969年,巴菲特买下了他的第一份蘑要报纸——《奥马哈太阳报》。拥有《奥马哈太阳报》让巴菲特学到一些报纸的经营动态。因此在开始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之前,他已经有四年亲手经营报社的经验。

曾经有一名股东问巴菲特对医药类股票有什么样的看法,巴菲特说,自己不擅长医药类股票,不能预测哪一种药品会取得成功,哪一种药品会身陷泥潭。而且,医药类股票和被巴菲特称为禁忌之列的科技股相类似。巴非特坦言自己没有能力预测这类科技公司的业绩,因为他对技术发展状况知之甚少,至于竞争对手的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他更是一无所知。巴菲特想告诉投资者的是,对于这类科技股和医药股来说,也许其他人比他更擅长——但是他认为,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也并不一定完全值得可信。对于一个敏感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个充满着风险和变化的领域。

巴菲特建议投资人要在自己的竞争优势圈内选股,这不在于这个竞争优势圈有多大,而是在于你如何定义形成优势圈的“参数”。因此,有人批评巴菲特划地自限,使得自己没有机会接触如网络业等具有极高投资潜力的产业。但是巴菲特认为,投资的成功与否并非取决于你了解的有多少,而是在于你能否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其实投资并不是一件复杂而神秘的事,可是在投资领域中,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巴菲特那样“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太多的人是凭借着头脑中的想像去贸然投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