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简单,避免复杂(2)

基于此,巴菲特不投资高科技股票,他更喜欢坚守“砖头、水泥、蛋糕”等实实在在的东西。巴菲特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我们喜欢简单的企业。”他投资的企业或者卖饮料,或者卖报纸,或者烤面包,或者生产家具等等,其所属行业都是大家一目了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但就是这些简单的企业给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极其简单,不用学习电脑方程式,也不用去看一些复杂的图表分析,简简单单就能掌握。即注重对公司的分析研究,阅读大量的年刊、季报和各类期刊,了解公司的发展前景及策略,仔细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把握好人市时机。

巴菲特购买的股票有一个特点,就是购进拥有极高商誉或者是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公司的股票,因为这样的公司其前景肯定是比较理想的。前者如可口可乐、万宝路、吉列、健力士以及1996年开始大量购买的麦当劳,都是当今世上的驰名公司;后者如《华盛顿邮报》、联邦快运等,这些公司几乎都是服务型企业或消费类企业。

巴菲特投资原则的第一步是决定应该买哪些类型企业的股票。巴菲特本着全方位、多角度的原则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估,并从中选出值得投资的优秀企业。巴菲特感兴趣的企业几乎只有两种:消费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

前者指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如可口可乐;后者是指能提供不可或缺服务的企业,如某地惟一的报纸传媒企业或证券公司。但有时这两者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确,而是有所交叉。

巴菲特投资原则的第二步是对筛选出的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估算出其内在价值,并等待股价低于这一内在价值时才买人。巴菲特坚持长期持有的原则,在他看来,数年内获得15%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是最起码的要求。等待时机是其投资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巴菲特对买人和卖出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即使偶尔买人后被套住,也从不考虑止损,因为他坚信自己选择的股票有良好的质地。同时他更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他认为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一定能转入牛市获取利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巴菲特在股市中取得巨大成绩,也得益于他简单而有效的分析模式。

他坚守的这个分析模式是基于搬人所能理解的知识,而非深奥难懂的理论。他认为选择一个企业的股票来投资,就应该考虑该企业是否简单且易于了解。获利情况是否够好,能为股东创造多少利润,是否有稳定的经营史,是否能长期的发展,经营阶层是否理性,该企业有多步实质价值,能否在市场低于实质价值时买迸,对股东是否坦白,是不是能够紧随市场的脚步走。

多数人也知道要考虑这些因素,但是一目投资股票时,他们就会忽略了这些,而去关注短期的股价变动、资金的聚散、人气的起伏以及种种技术指标的分析。巴菲特针对这种状况说:股票市场只是方便股东转换股权,但是由于现代化的股市运作,买卖股票赚取价差反而成为投资股权的重要目的,持久拥有股权等待分配股利则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多数人投资股市,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长远的打算,只是抱着赚一笔是一笔的投机心理,不停地变换手中的股票。像这种目光短浅的投资者,是不可能在股市上长久立足的,最终将会被股市大潮所淹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