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滴血的永乐朝(5)

要是采纳了高巍的这一建议,朝廷与藩王的冲突至少不会这么快公开化弄得应对失措,再加隆之以礼,推以分封之恩,各藩势力单薄,也就轮不上后来的燕王来僭夺大宝了。可惜高巍提出这一建议的洪武三十一年十月,皇帝和大臣全都一意削藩,他这一对藩王加恩的主张还遭到了目光短浅者的弹劾。高巍不得不提出辞职。

诸王之中,先拿哪一个开刀?密议此事时曾有过一番争论。当时秦王、晋王已死,诸王中较具实力且有可能构成威胁的是驻扎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齐泰主张先拿下燕王。黄子澄却不同意,他说:“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这一愚不可及的“剪燕手足”的策略竟然被建文帝采纳了。于是,建文帝上台三个月后,周王先倒霉,被废为庶人迁徙云南,不久,齐王、代王、岷王相继被废,湘王柏文武双全,也没犯过什么过错,惧怕说不清楚自焚而死。这样不到一年就削去了五个藩王。当然,地处北平的燕王也一直被置于严密的监视中。

对燕王的动作一直迟迟没有发动。议周王罪时,燕王上书自辩申救,建文帝看了这封信,一时恻然,与齐泰、黄子澄商量,说,这事我看差不多了就算了。齐、黄二人坚决反对,说,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了,怎么可以不痛下决心。他们还建议,现在我们只担心一个燕王了,他又在病中,正好趁机把他解决了。建文帝犹犹豫豫地说,我即位没多久,连续废黜了那么多王,如果再把燕也削了,我该怎么向天下人交待呢?黄子澄说,制人者制人,后发就要被人所制了。建文帝还是不主张攻燕,说,燕王智勇双全,善于统兵打仗,虽然他病了,恐怕也一时拿他不下的。

齐、黄二人看建文帝一时难下决心,于是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练兵临清,耿瓛练兵山海关,以控制北平。燕王报称,他的病情越来越重了,乞求把他留在京师的三个儿子放还,也好一尽人伦之乐。匪夷所思的是,黄子澄竟然同意把燕王的这三个儿子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全都放归,他的理由是:“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真乃书生之见。

1399夏天,皇帝命令他在北平的亲信逮捕燕王,但良机已过,早有觉察的燕王怎会坐以待毙,他使计擒杀了建文帝派来的人,趁着夜色指挥部下攻夺九门,迅速控制了北平局势。接着,他就援引《皇明祖训》,以“清君侧”——清除皇帝身边的奸恶齐泰、黄子澄——为由,起兵“靖难”。誓师时口口声声说“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矛头直指的却是坐江山才满一年的侄皇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