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滴血的永乐朝(4)

老皇帝入了土,政权总算平稳交接,一心躁进的年轻皇帝已决意施行他的新政了。他罢斥了一批洪武旧臣,提拔了一批新人同参国事,这些新进文官中,有兵部侍郎进为尚书的齐泰,翰林院修撰进为太常卿的黄子澄,还有明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悲剧人物之一,由汉中府教授升为翰林院侍讲的方孝孺。

这些所谓的新政,如提高文臣地位、减免江浙重赋、平反冤狱等,其实不过是新君对前朝“以猛治国”的一个纠偏,也大多切中时弊,这些政策的推行很快为新帝博得了仁爱的名声。让年轻的皇帝寝食不安的乃是他那些拥兵自重的叔父们,他们何尝把这个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皇位还没坐热,朱允炆就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计划起了削藩。据说,朱允炆还是皇太孙时,就在皇城东角门与黄子澄密谋过此事。

建文帝这么做,实在是过于少年气盛、急于求成了。自己根基未稳,却一下子把中央与藩王的矛盾推到了公开化的地步。虽然名义上他是皇帝,皇叔们只得俯首称臣,但毕竟羽翼未丰,以他自己和亲信大臣的力量和才干,能和环伺宇内、兵威赫赫的众王相抗衡吗?所以,有的历史学家认为,主张削藩是建文一朝悲剧性落幕的祸端。

建文帝援为亲信的这几个官员,都是当时文臣中的佼佼者。齐泰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第二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年已坐上了兵部左侍郎的高位,黄子澄在洪武十八年获会试第一,由编修进修撰,一直伴读东宫。方孝孺虽未中过举,很晚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建文帝即位后被召为翰林侍讲),但四十来岁时他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于世,人称正学先生。他是研习《周礼》这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的专家,经常建议皇帝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这些人的学问、道德在本朝都是上上之选,但却疏于实学,尤其于军政大计,都犯了短视和冒进的毛病。

所以孟森先生为方孝孺的罹祸这般慨叹:削藩一事,古有明鉴,正学先生以学问名世,何竟不能以古为鉴,避其覆辙!

明初的这一政治形势,的确在汉初也出现过,当时刘邦分封同姓诸王作为天下的屏障,但这些王们野心勃勃,反而与中央分庭抗礼,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接受晁错削藩主张,褫夺他们的兵权,终于招致藩王们的反叛,这就是史称的吴楚七国之乱。

其实当时已经有人察觉到了削藩可能引发的政治动荡,并向建文帝提出了建议。他就是高巍。

早在1398年,新帝即位还没改号建文之前,削藩一事就已在动议中。高巍意识到在这一问题上盲动可能招致的危险,上书吏部,提出自己的不同主张。他说,藩王们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又伤了皇帝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当今天下要长治久安,不妨采用汉时贾谊的一个谋略,多建诸侯以达到分散力量的目的,也就是说,在战略上千万不能学晁错,而应该效推恩之策,具体做法,可以把南北诸王来个大调动,把北方诸王的子弟分封到南方,把南方诸王的子弟分封到北方,这样一来,藩王之权就不削自削了。再加上岁时节日经常馈问这些藩王,贤者下诏褒赏,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则告太庙废处之,如此一来还有不顺服的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