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走进中世纪(3)

尽管对朱元璋是否属意刘基大可置疑,① ()但他向刘基征询对杨、汪、胡三人能否任相的意见应是有史可稽。1371年,李善长以疾致仕,继任的丞相,先是杨宪,再是汪广洋,此二人败后,李善长推荐的胡惟庸正式登场了。

胡惟庸和李善长同乡,也是安徽定远人,1355年在和州参加朱元璋幕府,以办事灵巧,再加李善长的举荐,一步步赢得了朱元璋的赏识,至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已是新政权中的一个高级文官。1373年初,右丞相汪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胡惟庸拜右丞相,不久,进左丞相,开始独专其事。得悉刘基曾在朱元璋面前说自己不堪大任,胡惟庸怀恨在心,每思报复。那时刘基已经致仕回浙江青田老家,不再与闻政治,但胡惟庸还是不肯放过他。

刘基的朋友宋濂,与同郡人吴德基一起致仕时,曾问吴是不是懂得保全之道。吴德基表示愿听指教,宋濂说是“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宋濂教给吴德基的,也是刘基早就在做的。回到青田老家后,他日日饮酒下棋,不问世事。据说青田县令想见他而不得,打扮成一个老百姓的样子前去寻访,刘基当时正在溪边洗脚,就让儿子把客人引入茅舍,烧了一锅黍饭招待他,称自己不过一介草民,何劳大人亲自造访。但即便这般谨小慎微,刘基还是出事了。

在刘基的老家瓯江、括苍山间,南抵福建界,有一处叫谈洋的地方,私盐贩子十分猖獗,刘基建议在此设立巡检司,地方官吏没有采纳,于是刘基绕过中书省臣,遣长子刘琏直接向皇帝上奏。胡惟庸那时刚升任左丞相,掌中书省,他意识到攻击的机会来了。他指使亲信诽谤刘基在谈洋这个有王气的地方营建坟墓有谋逆意图,建议设立巡检司的真正目的是驱逐百姓,争抢地盘。果然,朱元璋的猜忌心再一次被激起了。

此时的刘基已进入生命中的老境,用他自己的话说,“须发已白过大半,齿落十三四,左手顽不掉,耳聩,足踸踔不能趋”,惧怕呆在家里会有灾祸降临,急忙赶赴京师表明心迹。朱元璋没有责怪他什么,因此他也没有机会作任何辩解。但朱元璋还是在他入京次月借故羞辱了他一番,停发了他一月薪俸,理由是他在一次祭孔典礼上不陪祭而受胙。受胙不受胙本是小事,朱元璋如此小题大做,分明是故意让刘基难堪。此后年余,刘基有家不能归,在朝无职事,只是以诚意伯的空衔随朝陪侍,有时接一些临时任务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官样文章,有时也出门应酬一二,饮酒赋诗聊以解愁,不久就卧床不起了。

眼看刘基不久于人世,1375年春天,朱元璋决定赐他“还山以便侍养”。离京南归的日子定在二月三日,此前一天,朱元璋关心刘基病情,特召宋濂来问,宋濂答是患“霜露之疾”。当步至丹墀时,朱元璋让内使把他一部新刊刻出版的文集赐予宋濂。后来宋濂得知,这部文集受赐的惟他与李善长、胡惟庸三人,没有给刘基,从中可见朱元璋与刘基间的关系已大不如前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