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走进中世纪(2)

朱元璋对文人的重视或许还出于这样的原因,他的事业是从元末的叛乱运动中产生的,起事之初,这个运动的基础是中国的秘密会社传统和宗教。当群雄肃清,朱元璋开始以天命自居时,他就要抛弃原先的“壳”,摘掉自己造反者的帽子,称自己“乐生于有元之世”,“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把自己纳入整个的儒家传统中去,以争取知识分子更多的支持。1367年冬天,朱元璋在和侍臣的一次讨论中以造房子砌墙为喻,谈到文臣治国的重要性:我以为建立基业,犹之盖大房子,剪伐斩削,要用武官,藻绘粉饰,就非文臣不可,用文而不用武,譬如连墙都未砌好,如何粉刷?用武而不用文,正如只有空间架,粗粗糙糙,不加粉刷彩画,不成体统,两样都不对,治天下要文武相资,才不会坏事。

1368年春节,农历正月初四,南京城里连日的雨雪停了,朱元璋率一干文武臣僚在奉天殿行礼如仪,正式宣布登基,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都城。奉天殿受贺后,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其他各文武功臣也俱各加官晋爵。新政权充满着蓬勃的气象,京师一时满街都是新贵。

筹办开国大典期间,左丞相李善长是最忙碌的一个,祭祀大典、册立太子、后妃等,他要充大礼使,定六部官制、议官民丧服也都少不得他,其他诸如封建诸王、爵赏功臣,皇帝都委托给他与诸臣谋议行之。是以1370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称,善长虽无汗马军功,但功劳甚大,连汉时的萧何也不一定及得上他,于是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当时封公的,加上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共六人,其他几人都是凭着战场上出生入死军功卓著受封的,文臣仅李善长一人,可见圣眷之隆。

明代的官制承袭元朝,虽多有变更,但还是以中书省为军民大政之本,设立左右丞相为省长官。大将军徐达虽封右丞相、魏国公,但常年带兵在外,朝中实权实操于李善长之手。同时他还是朝中势力最大的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能办事,权力欲强,史传说他的性格“外宽和,内多忮刻”,有谁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就毫不犹豫予以打击。朱元璋出于对淮西集团势力过于膨胀的忌惮,一度想撤换李善长予以遏制,但又决定不下换哪个人选为好,曾找御史中丞刘基商量此事。

刘基的官方传记记录了这场谈话。刘基劝朱元璋不要撤换李善长这位勋旧。朱元璋说,他数次想害你,你为什么还要帮着他说话呢?我决定让你来当丞相。刘基说,打个比方,一间大屋子要换根柱子,那也必须是换更大的木头,如果把小木头捆扎捆扎换上去,这屋子立马儿就坍塌了(“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朱元璋问:杨宪如何?刘基认为此人不合适,因为他“有相才,无相器”,做不到“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答,这人比杨宪更加“褊浅”。朱元璋再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这个人就好比一匹不听话的马,驾着他去拉车,说不定连车都会翻了哩!(“此小犊,将偾辕而破犁矣。”)朱元璋再次敦请刘基出任丞相一职,刘基还是推谢: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出任此职恐怕辜负了皇上的恩宠,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悉心追求之,一定可以得到,不过您提到的那几位,在我看来真没一个可用的。(“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