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行气,要求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呼吸吐纳,要做到轻、缓、匀、长、深。轻,就是呼吸轻细,不是大口大口的;缓,指进出气舒缓,不喘;匀,就是呼吸有节拍、有规律;长,是呼吸之间间隔时间长;深,就是要使吸入的空气能渗透到脏腑百脉,深入到组织的深部。据说,这种方法练久了,可以达到鼻中无出入之气的最佳境界。
关于古人将“服气”和辟谷相结合的描述,《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中有一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服气时,要用精神力量运送,用手按摩,让它能迅速到达丹田。凡是决定休粮的人,更是要按照这个方法勤加修炼,三年之后,正气流通,髓实骨满,百神守位,三尸遁逃。这样,慢慢地,你就不想再闻食物的味道了,想断食就可以断食,不用那么为难和痛苦了。如果觉得腹中空了,只需服气就可以。这样身体自然就好了,哪里还用得着药物!
《云笈七签》中还有一句话说:“如果是掌握了门道的人,只用吞津,就可以不饿了,更何况服气!”《庄子?刻意篇》中说,我国著名的寿星彭祖的养身秘术就是“导引行气术”,其中最关键的是“舐唇咽唾,服气数十”的龟息法。
正常人,是必须依靠食物来维持生命的。这个食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可以是固体的,也可以是液体的。米谷是食物,在饥荒的年代,树皮、草根也可以是食物。很显然,服气辟谷者是把空气和水当成了食物,而且这是最简单、最干净的食物。
那么,水和空气是如此容易得到,为什么古代还是有那么多人饿死呢?道教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服气术,平常人的呼吸之气,是只进出于肺部,而不会进入消化道。同样的,水含在口内如果不吞咽,也不会进入消化道。而辟谷中所提倡的服气,则是配合腹部呼吸产生真空吸力,将空气吸入消化道。由此可见,道教的“服气辟谷”术的推理就是:唾液、空气、水通过吞咽、正确的呼吸法,进入消化道内,在体内合成营养物质,从而可以长期不食五谷而维持生命。
所以直到今天,报纸上仍然有许多“某某练气功,多少天不吃东西,身体却越来越好”的报道。这种报道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呢?没有定论。不过,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空气和水,显然不够。所以,“服气辟谷”者,也千万不要走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