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八戒(3)

而因“男女”而获罪,杀身,乃至家破之例,更为数不胜数。最近读话本,传奇,频频遇到“石崇”,“绿珠”二字。石崇富可敌国,蓄妾之中绿珠最为美丽,用当今网上流行的话语来说,那就是“惊为天人”.石崇被解职后,孙秀即来索取“绿珠“。石崇不予,最终获罪杀身;绿珠坠楼而死。这不过是茫茫历史之一粟。即使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也不过是才子把佳人弄上床为准。照我说,某些才子佳人的“淫“并不见得比八戒的“好色”高明。远的不说,就说那有名的西厢一记。张君瑞在庙堂之上撞见莺莺小姐便高呼一句“我死也“。接着,张先生又根据莺莺小姐在湿地落花之上的足迹判断出“那一对儿小脚,价值百镒之金”。于是乎,考也不赶了,举也不应了,只顾着在如来脚下抛眼风,在观音菩萨跟前丢罗帕。更不堪的是,张君瑞打趣(确切理解为“打趣”吧)长老和那小娘子有染,说是“过得主廊,引入洞房,好事从天降”,且自告奋勇“我与你看着门儿,你进去”.人都爱看“西厢”,就冲着头两折张君瑞那点子不堪之情状,比八戒之“好色”也算不相上下吧。

为何八戒的好色贪吃为何如此为人所诟病?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因为八戒是和尚,而和尚首要断绝的是男女之欲,口腹之欲也无非是以饱为标准,并不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遑论玉粒金莼。而正因为和尚是八戒的职业,而八戒没能够遵守职业道德,也可以说算是一种不敬业吧。因此他的欲望因为与职业要求的冲突被人为的放大了。写到这里,想起汪曾祺先生在“受戒”中写到的和尚。那里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不必戒三荤五厌,不想当“和尚”了,还俗娶媳妇也尽可以。放过焰口之后,又可应众人之邀,唱个荤曲儿:“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八戒实在是应该去当那样的和尚。

可是仔细想想,八戒实在冤得很。一路上,他吃的与师父师兄弟同样的饭食,不过要略略多吃些,估计大多数的时候没吃饱,却落人取笑;对女人嘛,连一点二荤腥的边儿都没尝到。所以说,不遵守职业道德只是八戒为人取笑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八戒不善于掩饰自己的两大“缺点”。人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在比丘国中,悟空便作三藏上殿面圣,闻说国王要”心“,便以一一套出些个血淋淋的,“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可是只要善于掩饰,臭皮囊之外是瞧不见这些个“种种不善之心”的;而缺点不被人瞧见,自然也无法称之为“缺点”。而更有一帮道行更高之人,能借以“善心”“善行”掩饰缺点;所谓“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惜哉!呆子,你咋就不明白?

西天道路如同人生之路,欲望如影随形紧紧相伴;而呆子的取经路途,依我看来,应该是最为艰难的:难在他时时刻刻在与欲望做斗争,每每“苦其心志““动心忍性“。这样的困难,唐僧,悟空,和沙僧都不曾经历,至少难度偏低。

而我们读八戒,无非是读着我们自己,比照着自己的欲望。记得母亲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用在此处最为恰当:“大哥不要笑二哥,脸上麻子一样多。“

姚咏萼“笑谈西游记”,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三版1982年。

萨孟武“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三民书局,2003年第二版。

读书导航